1.油气需求量变化趋势预测

2.2014年中国石油股票出现中期大底了吗

3.石油还能开多少年

4.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5.为什么要投资原油呢?原油未来的前景如何。

6.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石化连续9年居榜首。除了中石化外,居前十位的500强企业如中石油、国家电网、工

7.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四大看点

2013年石油价格分析_2013年我国石油产量

一、中国市场需求强劲根据路透测算,预估2012年的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7%至4.9

亿吨。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并在报告发布会上称,预计

2013年石油需求增长4.8%至5.14亿吨,这一增速将高过去年。根据需求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考虑能源发展情况,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料在5.88亿吨,2030年则将达到7.0亿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供给减少的速度快于新的原油注入市场的速度。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普通常识:如需求上升,价格会随之上升;但是如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下跌!当需求不断增加,供应却持续减少时,就预示了价格一定会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认为很强的作为向上调整的主要驱动力在中国的需求。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强劲的GDP推高了较去年同期80万桶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石油需求应该继续扩大。

二、新兴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的经济扩张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但其他几个亚洲市场增长速度同样出色。预计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自2000年第一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已加强,海外需求激增。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年率增长速度也是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巴西和印度的原油需求也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显著增长的新兴市场之一。这些新兴市场对原材料保持旺盛的需求,包括对石油贪得无厌的渴望。由于发达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活跃,发展中国家似乎准备好接棒。

三、原油不只是燃料,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石油被视为一种能源,日常生活所需的动力源泉。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原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投资性资产。石油多头认为,石油不仅是燃料,作为另一种资产,在对冲美元进一步疲软具备很强的意义。虽然欧元和新兴市场近期的疲软也对美元需求有所增加,许多投资者仍对美元汇率长期命运表示担忧,仍然对通货膨胀率上扬的影响表示关注。由于石油是一个更受欢迎的避险方式,它不是简单地被汽车使用了。这种“投资状况”可以增加波动,同时也增加了对潜在买家的吸引力,大多数人很可能考虑在石油上开始投资。

油气需求量变化趋势预测

(一)预测模型选择及可行性分析

用于预测研究的模型有很多,如指数平滑模型、回归分析模型、灰色预测模型等。使用不同的预测模型需要满足不同的条件,因此,对中国石油或天然气的储量、生产量、消费量和进口量值进行预测,首先要根据数据变化的基本规律选择相关预测模型。

1.石油供应量预测模型选择

根据BP公司2013年的能源统计报告,可以得到从1980年至2012年间中国石油储量和生产量(表4-5)。

表4-5 中国石油历年储产量统计 单位:106t

续表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和中国国土综合统计。

注:储量数据换算系数吨桶7.3(中石油)。

将表4-5数据做散点图(图4-4)后可见,1980年至2010年间,中国石油储量值的变化规律略显特殊,需要分段研究。石油生产量数据规律性较强,可以用回归分析法。将表4-4数据做散点图(图4-5)可见,进口量的数据变化规律性较强,也可用回归分析法。如果预测用回归分析,其模型的选择需根据计算出的可决系数(R2)来决定。

2.天然气供应量预测模型选择

根据BP公司2013年的能源统计报告,可以得到从1980年至2012年间中国天然气储量和生产量(表4-6)。

表4-6 中国天然气历年储产量统计 单位:108m3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将表4-6数据做散点图(图4-6)。散点图趋势显示,中国天然气储量和生产量的数据变化规律性较强,可用回归分析法。

图4-4 中国历年石油储产量数据散点图

图4-5 中国历年石油进口量数据散点图

图4-6 中国历年天然气储产量数据散点图

(二)储量预测

1.石油储量预测

对表4-5中的储量数据进行初步观察,发现数据分布呈现的规律分为两时段(图4-5显示)。并且因勘查条件的影响,石油储藏量与当年是否发现新的更大的油田有很大的关系,因此数据呈现不太规则的周期性变化。为了提高预测的准确度和可信度,对中国石油储量的预测分为两段进行:第一时段,1980年至1998年间,散布图具有周期波动状变化特征,但起伏较大;用1998年以前的数据,预测1999年至2020年的储备量,时间跨度为22年。第二时段,1999年至2012年间,散布图基本呈现单调上升趋势;用1999年至2012年的数据,预测2013年至2020年间8年的储量值。这样可讨论在两种经济、技术环境背景下的中国石油储量可能的变化规律。

另外,为了使预测更加准确并可信,使用GM(1,1)、GM(2,1)模型预测实验,其结果无法通过检验。所以最终使用回归方法预测。

石油储量第一时段预测利用SPSS 19.0 软件,将表4-5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线性、二次、三次和幂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三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780,其他模型的可决系数值远远小于该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石油储量1980年至1998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1)。

y=0.746x3-25.049x2+257.055x+1451.431(4—1)

而且, =3.29。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1)进行中国石油储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7。

表4-7 中国石油储量1999-2020预测值 单位:106t

石油储量第二时段预测,依上步骤,出局处理后结果显示,三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15,其他模型的可决系数值都远小于该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也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石油储量1999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2)。

y=0.452x3-7.414x2+42.734x+2033.524(4—2)

而且, =3.71。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2)进行中国石油储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8。

表4-8 中国石油储量2013-2020预测值 单位:106t

比较2011-2020年间数据,显示两个模型预测的结果差别很大,这与预测的时间跨度有很大关系。一般情况下,回归预测方法预测3年内的变化趋势较为准确,8年内的具有一定的参考价值。所以,本次研究将使用第二时段的预测数据。

另外,两个时段的预测模型也可能代表两种不同的技术条件下的环境情况。第一种模型说明,如果石油勘查技术有所突破而使石油勘查成果显著,那么中国石油储量的变化走势趋近于该模型。第二种情况显示,如果中国石油勘查技术没有什么大的改变,与目前情况大致相当,则随着开量的迅速上升储量的增加值变化不大。

2.天然气储量预测

将表4-6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二次、三次、复合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三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890,其他模型的可决系数值小于该值。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天然气储量1980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3)。

y=0.0003x3-0.011x2+0.161x+0.394 (4—3)

而且, =2.9223。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3)进行中国天然气储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9。

表4-9 中国天然气储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12m3

从预测结果可见,中国天然气储量到2015年可达近6×1012m3,2020年升至近10×1012m3。

(三)产量预测

1.石油生产量预测

将表4-5 中的年份作为自变量,产量作为因变量。利用SPSS 19.0 版本软件,处理储量数据,得到不同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线性、二次、三次、幂和复合等函数的回归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力。但综合拟合分析结果显示,线性回归模型拟合度最高。因此,中国石油生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4)。

y=3.068x+101.714 (4—4)

而且,F储量(1980—2012)= =1282.343>F0.05(1,31)储量(1980—2012)=4.1709。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4)进行中国石油生产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0。

使用灰色预测方法,中国石油的生产量符合“灰因白果律”的灰色预测。本次预测的X(0)即为1980年的产量值,即 (1)=106.0;t从1取到33的整数。可得GM(1,1)预测模型公式(4—5)。

中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

检验计算,平均相对残差值为0.0048,小于0.05。

后验差检验计算结果显示C生产量=0.0365<0.35。

小误差概率检验计算 =0.9952>0.95。

则说明中国石油生产量的G M(1,1)模型公式(4—4)精度为一级。用此模型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见表4-10。

表4-10 中国石油生产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10t

使用线性回归预测模型和G M(1,1)模型计算出中国石油生产量2013年以后8年间的变化趋势情况(表4-10)显示,历年的变化趋势水平线性回归预测小于灰色预测的增量值,但都是呈现稳步上升趋势。所以按照目前的开技术等条件,到2015年中国石油生产量将达到(212.16~220.45)×106t,2020年会升至(227.50~243.51)×106t。

2.天然气生产量预测

依据以上的方法,将表4-6的数据处理后得到不同的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二次、三次、复合函数和指数函数等的回归模型。其中三次回归预测的R2=0.992为最大。

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的影响力。因此,中国天然气生产量的线性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6)。

y=0.005x3-0.244x2+3.678x+3.875 (4—6)

而且, =2.8387。

所以,可以使用模型公式(4—6)进行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1。

表4-11 中国天然气生产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9m3

结果显示,2015年中国的天然气生产量将达到约178×109m3,2020年可能会升至约264×109m3。

(四)进口量预测

利用SPSS 19.0软件,将表4-4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线性、二次、三次和幂函数的回归模型。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也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综合拟合分析结果显示,二次回归模型拟合度最高。因此,中国石油进口量的二次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7)。

y=0.5482x2+4.1546x-0.8693 (4—7)

而且, =3.5219。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7)进行中国石油进口量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2。

表4-12 中国石油进口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6t

预测结果显示,在目前的生产量水平和消费需求增长趋势下,中国石油进口量在2015年和2020年分别达到3.5×108t和5.1×108t左右。如果中国的能源消耗结构变化不大,新型能源开发利用速度不太快,那么中国的石油进口依存度将会长期处于一个高的水平。

2014年中国石油股票出现中期大底了吗

1.石油需求量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根据BP公司2013年的能源统计报告,从中可以得到从1980年至2010年间中国石油消费量值见表4-16。

表4-16 中国石油历年消费量统计 单位:106t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和中国国土综合统计。

将表4-16数据做散点图,见图4-9。可见,1980年至2012年间的消费量的变化趋势基本呈现指数变化规律性,所以可以使用回归预测模型。

图4-9 中国历年石油消费量散点图

利用SPSS 19.0软件,将表4-20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回归模型的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线性、二次、三次和复合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二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96;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3566.08很大,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石油消费量1980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8)。

y=0.43x2-2.261x+87.281。(4—8)

而且, =3.3158。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8)进行中国石油消费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7。

使用灰色预测方法,中国石油的生产量符合“灰因白果律”的灰色预测。本次预测的X(0)(1)即为1980年的消费量值,即 (1)=85.4;t为1取到33的整数。可得GM(1,1)预测模型公式(4—9)。

中国油气战略储备研究

检验计算,平均相对残差值为0.0056,小于0.05。

后验差检验计算结果显示C=0.086<0.35。

小误差概率检验计算P消费量=0.9944>0.95。

说明中国石油消费量的G M(1,1)模型公式(4—9)精度为一级。用此模型进行预测计算结果见表4-17。

表4-17 中国石油消费量预测值 单位:106t

由表4-17可见,中国的石油消费量到2015年将达到(563.1~584.4)×106t,2020年增至(717.4~800.4)×106t。

2.天然气消费量未来变化趋势预测

根据BP公司2013年的世界能源报告公布的数据(表4-18)做散点图(图4-10)可以看出,中国天然气需求变化趋势规律性较强,使用回归手段进行预测即可。

表4-18 中国天然气历年消费量统计 单位:109m3

数据来源:BP Statistical Review of World Energy June 2013。

利用SPSS 19.0 软件,将表4-18 中的数据进行处理,得到不同的回归模型可决系数(R2)和拟合度结果状态值,包括二次、三次、复合函数和指数函数的回归模型。而三次回归的可决系数R2=0.993最大;单因素方差分析时F>F0.05(r-1,n-r)或p<0.05,表现出因素具有显著影响力特征。因此,中国天然气消费量1980年至2012年间的回归预测模型见公式(4-10)。

图4-10 中国历年天然气消费量散点图

y=0.013x3-0.436x2+4.292x+3.665。(4-10)

而且, =2.29223。

所以可以使用预测模型公式(4-10)进行中国天然气消费量的回归预测。预测结果见表4-19。

表4-19 中国天然气消费量预测值统计 单位:109m3

表4-19中数据显示,中国的天然气消费量将呈现快速上升趋势。2015年达到约200×109m3,到2020年升至约340×109m3。

由表4-11和表4-19数据共同的显示,按照目前中国的天然气需求量和生产量的增长速度推算,中国的天然气市场又是一个继石油市场之后的供小于求的市场,到2015年供求将产生约22×109m3差额空间,到2020年这个缺额达到76×109m3。

综上所述,在未来的10年中,中国的石油和天然气需求量将稳步提升,而同时生产量的提升速度小于需求量的提升速度。未来中国的能源市场中的天然气的进口依存度将大幅提升。

石油还能开多少年

据我所知是在2013年已经见底了的。

中国石油601857从2007年12月的48.62元下跌到2013年6月7.08元已经见到中期大底了。

2014年到现在收盘10.12元已经上涨了百分三十多。虽然有石油价格下跌等不利的因素,但是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漫漫上行缓步上攻为主基调。

如果有回调可以趁机低吸必有回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相信我的看法。

我在这里说一个至少值200000财富的技术分析,601857年线已经出现了底背离,所有相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年线级别底背离。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希望可以帮到你,请纳

今年石油价格还会跌吗

石油是不可再生,能开多久,取决于以下因素:

1、已经探明的储量:据世界能源会议统计,截止2013年,世界已探明可石油储量共计1211亿吨,天然气119万亿立方米。以目前的石油消耗速度,预计还可开40~60年;但是,石油勘探每年都会有新的发现,例如,我国目前每年新增地质储量保持在大约15亿吨。

还需要澄清的一个概念,就是可储量。并不是所有储量都可以开,可储量一般最多占地质储量的30%。当然,还有科技水平的提高,带来开工艺的进步,原有的一些暂时不可开发的石油区块,会逐步被利用。

目前探明储量最高的是沙特,占世界总储量的18%;然后依次是委内瑞拉15%;加拿大12%;伊朗10%;伊拉克8%;科威特7%;阿联酋6.6%;俄罗斯4%;利比亚3%;尼日利亚2.5%;哈萨克斯坦2%;美国排在第13位占1.5%,我国排在第14位占1%。

2、日益增长的石油能源消耗:

以我国为例,2013年石油总消耗量为5亿吨,其中2.8亿吨依赖进口,对外依存度高达57%,天然气对外依存度38%;随着私家车总量的不断攀升,这个比例还在逐年提高。而且我国还有近1000万吨的高硫原油,由于工艺水平的限制无法提炼,需要出口。

同时期,美国的石油对外依存度为50%,而到2015年,美国的电动汽车保有量将超过100万台;同时大力发展地热、风电、太阳能等清洁能源;美国本土的石油仅在阿拉斯加和墨西哥湾中部有开,大部分油井封闭,仅做地质勘探。主要进口国是沙特和加拿大、委内瑞拉。

3、地球经过几十亿年孕育的液体能源储备,终会被人类耗尽。发展清洁能源、减少环境污染,特别是发展核聚变发电,是未来能源的主要方向,所以也不必担忧,科技在不断进步,人类对能源的开发和利用水平,也必将越来越高,化学能源也终将被淘汰!

为什么要投资原油呢?原油未来的前景如何。

2010年10月以来,伴随美国实施的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国际油价呈上涨趋势。2011年初,中东北非局势及相关的不确定性进一步刺激市场恐慌,油价大幅攀升。2月22日,纽约市场油价收报每桶93.57美元,当日涨幅为8.55%,创2008年10月份以来的新高。国际原油价格的持续上升将对世界经济复苏构成极大的挑战,特别是对中国等新兴市场国家的经济发展产生负面影响。当前,石油等国际大宗商品价格上涨以及“热钱”涌入,已加剧我通胀形势,加大我宏观调控难度。我们需要密切关注国际石油价格走势,分析和预判其对我国经济影响,并提前做好相关应对预案。

一、国际油价走势及影响因素分析

(一)近期国际油价走势

2010年5月-9月,受欧洲主权债务危机等因素影响,国际油价在低位徘徊,油价月均值维持在73—76美元/桶窄幅波动。但自2010年10月以来,受美联储量化宽松货币政策影响,国际油价整体持续上涨。10月4日,纽约商品西德州轻原油(WTI)期货收于每桶81.47美元;11月1日,达到每桶83.29美元;12月31日,收盘报89.84美元/桶。

总的来看,2010年国际市场油价年平均价格比2009年上涨28%左右。2011年1月,国际原油价格整体走势依然处于上升渠道。2月-3月份,因阿拉斯加油管关闭、北海原油平台关闭、利比亚引发市场对原油供应担忧,导致国际油价继续窄幅震荡上扬。

(二)影响近期国际油价走势的因素分析

近期国际油价大幅攀升是以下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

1、供求关系因素。一方面,全球经济复苏拉动石油需求增加。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2011年全球经济有望增长4.4%,其中,美国增长3%,欧元区增长1.7%;中国和印度经济增长为9.6%和8.4%。尽管增速比2010年有所下降,但呈现“普遍增长”的态势。在此预测背景下,石油需求量增涨预期乐观。欧佩克预计,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增长将增120万桶,国际石油市场整体需求水平有望恢复到国际金融危机之前的水平。路透社的调查也显示,2011年全球石油日均需求将增150万桶,至8860万桶,主因是发展中国家需求强劲。

另一方面,供给面来看则相对偏紧,增幅难以满足需求。目前全球石油产量大部分来自大油田,随着这些油田逐步老化,其产量呈逐步下降趋势。占世界石油总产量2/3的800个油田的产量平均每年下降6.7%。另外,全球石油新增产能高度依赖的产油组织的供给能力下降。据国际能源署预计,受金融危机影响,全球部分石油开发项目延迟,2011年-2013年间石油产能增量将出现下降。

2、金融市场与投机因素。美国的定量宽松政策向全球释放了大量的流动性,拉低了美元,而美元汇率持续下跌成油价升高推手,石油越来越凸显“金融性”,美元与石油价格之间呈负相关性。美元贬值之后,很多投资者就抛弃美元资产,转向炒作石油等大宗商品,从而推高国际油价的上涨。美国商品期货交易委员会最新公布的《石油期货市场月度报告》显示,作为推动行情主力的基金机构不断做多国际石油期货市场。2011年1月,全球基金持仓的净多头数分别为149466手、169085手、166551手和143317手,与去年同期相别增长37.33%、24.63%、23.94%和43.86%。从这轮油价上涨趋势可明显看出投机炒作的行为。

另外值得关注的一个新现象是美元价格与石油价格“双涨”局面。2011年美国的增长速度为3.6%,欧洲增长1.7%,美国同欧洲之间增长差距估计可能大于2%,欧洲较缓的复苏使游走于欧洲的资本一部分分流到美元市场,一部分分流到石油市场,因而两个市场可能出现“双涨”局面。

3、政治动荡、自然灾害等不确定性因素。当前国际地缘政治和自然灾害风险加大了油价上涨可能性。2011年2月22日WTI原油疯涨表明当前中东北非的地缘政治冲突频频发生引发的风险已经扩大,加上其他大宗商品的价格上涨,增强了人们对国际市场原油供给紧张的心理预期,为石油投机活动创造了条件,加上全球流动性过剩、通胀预期升高将吸引大量避险和逐利资金涌入石油期货市场。

对此,专家分析表示:一方面,中东北非危机及可能的不确定性使得市场投机和炒作行为重新升温,可能将继续推高油价。另一方面,只要地缘政治动荡不蔓延至海湾产油国,国际油价不致对全球经济复苏造成严重影响。根据国际能源总署(IEA )数据,利比亚的每日产油量已滑落约100万桶。但是,如果包含沙特阿拉伯先前增加的每日70万桶产量,几乎能全数填补利比亚短少的原油供应。继沙特阿拉伯后,科威特、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和阿尔及利亚三国,也有望于2011年4月把每日油产量提升30万桶。国际能源署也表示,其原油储备约16亿桶,可保证成员国5个月左右的供应。

此外,受2011年3月11日日本本州岛附近海域发生里氏9.0级地震影响,日本对石油的需求至少短期内将下降,当日国际油价一度下降至每桶100美元以下。但是,由于日本是全球第三大石油进口国,灾后重建将消耗大量的能源和原材料,因此,专家普遍认为,日本地震后油价可能在短期将下降,油价中长期走势还有待进一步观察。

(三)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油价上涨的比较分析

经分析,本轮油价上涨与2007-2008年有所异同。2007-2008年国际油价经历了一轮大幅度上涨走势,2007年初从每桶约50美元价位,不断攀升至2008年7月11日145.66美元的历史新高。但是,7月14日后,受美国金融危机影响国际油价迅速走低。2008年,油价在100美元价格之上只是停留了三个月,所以,有分析认为投机大肆炒作是当时油价上涨最直接的推动因素。

本轮油价上涨的因素较多,即世界经济复苏带动原油现实与预期需求增长,供给偏紧、金融市场上美元贬值、投机和政治因素等,共同推动油价较大幅度上涨。从短期看,美元流动性泛滥造成的投机炒作因素也是推动新一轮油价上涨周期的主导因素。

二、国际油价变化对宏观经济的影响

(一)对宏观经济发生影响的渠道

国际石油价格变化对宏观经济层面消费、投资和出口都将产生直接或间接的影响,并通过货币渠道对国民经济的产出和价格产生影响。

从国内生产总值增长的三因素分析,对于石油净进口国来说,油价上升将使消费和投资减少,出口下降,因而使国内经济受到不利影响。这种影响落实到货币渠道,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产生的影响有两个方面:一方面是石油价格上涨推动总体价格水平上升,而抵消价格总水平上涨的最有效货币政策是提高真实利率,这会对国民经济造成负面冲击。另一方面,一国货币当局应企业高油价成本补偿的要求,可能会取较为宽松的货币政策以稳定短期产出。从中长期看,货币当局却需不断提高利率以应对通胀预期上升,长期和短期政策的协调和转换可能会对实体经济产生负面冲击。

(二)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

在历史上的两次石油危机中,国际油价巨幅上升对发达国家经济冲击程度大于其他国家。这是因为石油在发达国家的能源消费结构中比例大,其经济严重依赖石油。国际油价波动尤其影响美国经济,美国经济总量和原油消费量均列世界第一。国际货币基金组织曾估算,油价每上涨5美元,将削减全球经济增长率约0.3个百分点,美国经济增长率则可能下降约0.4个百分点。

当前,经历两次石油冲击后,发达国家普遍取了应对措施,调整经济结构,发展节能减排,应对高油价的能力大大增强。相反,发展中国家多数正处在工业化中后期,节能产业和替代能源发展慢,单位GDP油耗较高,经济增长对石油依存度较高,应对石油危机的能力较弱。因此,高石油价格可能对发展中国家的冲击更大。发达国家国际权威机构估算,油价上涨,对发展中国家经济增长率的影响是世界平均水平的1.5倍,是发达国家的3倍。

(三)对中国经济的影响

我国1993年开始成为石油净进口国。近年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逐年提高。2010年我国进口原油2.39亿吨,同比增长17%,石油对外依存度同比上升三个百分点,超过55%,已成为仅次于美国的第二大石油进口国和消费国。预计到2020年,中国石油消费总量将达到6亿吨左右。到2030年,中国石油消耗量的80%需要依靠进口。这表明,我国石油安全形势不容乐观,国际石油市场价格变动直接影响我国内经济发展,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加剧通货膨胀预期。我国是石油消费大国,受国际原油、成品油价格上涨影响,以石油为能源、原材料的相关行业成本上升,增加了经营成本,导致服务业价格上涨,进而影响居民消费价格上涨。目前,我国通货膨胀形势仍处于较敏感的关键时期。在这种情况下,国际石油价格持续高涨对上游产品价格上涨形成压力,强化通货膨胀预期。国际能源署、OECD和国际货币基金组织研究表明,如果国际石油价格每桶上升10美元并持续一年,我国通货膨胀率将上升0.8个百分点。“通胀”是2011年中国经济的关键词,宏观调控政策的走向直接取决于通胀形势的发展,而国际原油涨价,将使宏观调控难度增加。

二是减缓经济增长速度。由于国际石油价格上涨对国民经济的影响是非常广泛的,从生产到消费,从成本到价格,从贸易到投资,都会因石油价格上涨而带来不利影响,因而也会降低经济增长速度。据国际货币基金组织预测,国际石油每涨价10美元/桶,亚洲经济增长速度就会下降0.8%。摩根斯坦利2004年研究报告表明,国际原油价格每上涨1美元/桶,中国的GDP将损失0.06%。

三是缩小贸易顺差。从进口方面来看,国际油价走高,石油进口越多,外汇支出越大。我国每年进口石油约用汇350亿美元。从出口方面来看,石油价格越高,下游产品生产成本增加,出口产品竞争力下降,出口受到很大影响。从交通运输来看,石油价格越高,成品油价格上升,运输成本增加,推动生产资料及消费品价格走高。这些因素将导致我国贸易顺差减少。

四是消费者压力加大,企业竞争力下降。国际石油价格上涨,与石油相关产品价格上涨,造成更大范围的企业成本增加,给交通运输、冶金、石化、轻工、渔业、农业等相关产业带来不同程度的影响。这些企业只能将上升的成本向下游企业或最终消费者转嫁,却难以向国外转嫁,这必然使行业利润减少,消费者压力加大,部分企业甚至出现亏损,企业的竞争力下降,全社会的经济活力也会因此而减弱。

此外,我国未能完全实行与国际接轨油价机制,即根据国际油价的变动来调整国内油价。一方面,如果国内成品油价格的涨幅跟不上国际原油价格的涨幅,导致产业亏损,只能向财政申请补贴,从而可能将加大财政压力。2005-2007连续三年,因国际油价大幅上涨,导致炼油业务较大亏损,中石化分别获得100亿元和50亿元、123亿元补贴,而中石油也在2008年年报中披露,当年获得国家财政补贴157亿元。另一方面,当国内油价随前期国际油价上涨后,国际油价却突然下跌,社会舆论对国内油价政策没能及时下调价格产生不满。因此,决策者将在财政压力和社会压力之间挣扎。

总体上看,国际石油价格上升虽难阻我国经济发展势头,但对我国国民经济总体是不利的。若未来我国石油对外依存度继续增大,不利影响会更大,至于影响程度如何,要看国际石油价格上涨的幅度及持续的时间。

三、相关对策和建议

当前,世界经济格局正在发生深刻变化,我国经济发展面临新的机遇和挑战。站在“十二五”开局的起点上,我们应以更加理性的态度,面对国际石油价格的持续上涨,以及中国对进口石油需求依赖程度的不断提高,取长期与短期兼顾的综合配套措施来积极应对国际石油价格上升对我国国民经济的不利影响。 

从短期来看,密切关注国际市场油价变化,控制好由外及内、由下游向上游产品传导途径,控制好通胀预期。一是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进一步控制通胀影响。综合考虑石油行业和相关各方的承受能力,利用更完善的补贴政策和消费税杠杆来平抑是油价格上涨的压力,并减轻消费者负担。二是加快推进税改革,积极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切实按照2010年12月中央经济工作会议精神,积极稳妥地推进性产品价格和环保收费改革,进一步推动完善成品油价格形成机制,取有效措施引导更高效的石油消费模式,通过财税改革推动向节能降耗发展方式转变。另外,只有在非常时期,可以考虑通过行政手段强制剥离中国石油市场和国际市场的联系,使用价格管制和财政补贴措施,稳定国内油价。

从中长期来看,在加快转变经济发展方式以降低石油依赖,加快国家石油储备体系建设、加快建设海外原油生产能力、建设多样化的能源通道和运输渠道、开发新能源和可再生能源等多方面的应对措施之外,更要积极参加国际能源合作。伴随第二、三次石油危机冲击,国际石油合作机制在欧佩克和国际能源机构的框架下得以发展并不断完善。充分利用国际能源多边合作机制确保石油供应安全是我国的必然战略选择。当前,面对强大石油价格冲击,我国面临的最严峻形势是有“中国需求”却没有“中国价格”。我国需进一步加强与欧佩克的12个成员国、国际能源机构覆盖的28个石油消费国以及印度和巴西等新兴经济体在内的国际能源合作,参与制定新的全球稳定能源市场机制,提高国际石油价格、供应、需求等信息透明度。

我们应在国际舞台上发出建设节约型社会的声音,坚决消除“中国应为国际油价上涨负责”等错误言论,并指出,中国的经济增长和石油储备并非导致很多国家不得不接受高油价的状况,国际油价上涨是多种因素导致的,中国是高油价的受害者而不是制造者。同时,警惕西方某些国家制造的“石油讹诈”,寄希望中国迫于石油等和原材料进口费用高涨,最终将向西方做出人民币汇率升值方面的让步。

借鉴国际做法,抓紧建立和完善国内的石油期货交易市场,通过远期合同来规避石油价格波动风险,充分发挥石油消费大国的需求优势来影响国际油价形成。我国石油产业应进一步借助各种平台走向世界石油市场,坚持独立发展、多边合作的石油合作之路。

2013年中国企业500强,中石化连续9年居榜首。除了中石化外,居前十位的500强企业如中石油、国家电网、工

原油投资,即石油投资,是国际上重要的投资项目。国内个人参与原油投资主要通过

与石油的机构会员合作进行投资,一般不支持个人投资。

一、过去20年从国际上重要商品的交易情况上看,包含了黄金、白银、原油三种

商品。近20年,黄金的涨幅是3.34倍,白银的涨幅4.06倍,石油的表现要比金银的表

现更好一些,整体涨幅达到的6.9倍。所以,我们可以从数据上可以看到,石油的保

值、增值能力是好于贵金属的,在这之前是很多人都没有认识到的。

二、2011年年中开始到现在,贵金属整体价格走势呈明显下跌的态势,黄金

最高的跌幅达到了30%,白银也受制于黄金的影响基本维持同步的走势。但是在同一

时期,很少人关注的原油WTI恰恰走出一个相反的趋势,在保持向上的走势的同时,

整体的涨幅达到了16%。

三、那么原油的走势好于贵金属,是什么原因造成这样的格局?一方面,石油

是一种,是一种不可再生的,相信大家都很清楚。做为稀缺性产品的石油,

越开越少,所以未来价格趋势就会越来越高;另一方面,石油不同于贵金属,最大

的差异就在于石油本身是一种消费品,生产加工之后都是被消耗掉的。石油做为大宗

商品中最重要的产品,同时也是最重要的原料,各国每年的消费量也是在逐年的增加

的。

以中国为例:2002年——2013年石油消费量数据上看,我国石油进口量2002

年——2013年,从6491万吨增长至28200万吨;石油消费量从2002年——2013年,从

22390万吨增至48700万吨,消费量整体翻了一倍,石油也是越用越少,因此价格肯定

会越来越高。

四、影响石油价格还有一点就是在开成本上,现阶段石油开的成本也在

逐年的增加。石油开成本的不固定,与各产油国的储量,包括产油国的地质结构是

息息相关的。比如中东地区,这片地区原油储量就相当的丰富,地质结构也相对

好一些。因此中东地区石油开的成本并不高,而且相对稳定。从这点上是稀缺

的国家不可比拟的,而且开的成本相对就要高一些。

比如:我国的青海油田,地处青藏高原柴达木盆地。根据官方提供的数据上

看,开的成本大致在55美元/桶。另外在海上的油田开的成本还要更高一些。

通过以上几个方面,大家应该很清楚的看到目前油价不断上涨的原因。回顾

过去的20年石油价格的走势(2007年——2008年极端行情忽略),油价整体保持的是持

续上涨的态势。那么20年间石油价格的上涨6.9倍,相当于每年都在上涨10%左右,对

于投资者来看还是很惊人的回报的。

2013年世界500强企业排行榜的四大看点

B

试题分析:公有资产在社会总资产中占优势,公有制经济除了国有经济外,还包括集体经济、混合所有制经济中的国有成分和集体成分,故②说法错误;国有经济是我国国民经济的支柱,对经济发展起主导作用,国有经济控制国民经济命脉,对关系国民经济命脉的关键行业和重要领域起控制作用,①④正确;③说法错误。该题选B。

壳牌石油蝉联世界500强榜首,中石化、中石油分列第四、第五

荷兰的壳牌石油(2012年第1名)、美国的沃尔玛(2012年第3名)及埃克森美孚(2012年第2名)成为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前三甲。中国的石化双雄中石化、中石油排名均较2012年上升一位,分列榜单第四、第五位。

中国上榜公司数量创历史新高,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

中国大陆(含香港在内,不包括台湾)上榜企业再创新高,由2012年的73家增长至89家,有16家新上榜公司,而且2012年上榜的73家都保住了自己在榜上的一席之地。如果包含台湾在内,中国上榜的公司总数已经达到95家,距离百家仅咫尺之遥。与此同时,美国上榜公司为132家,与去2012年持平。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_新上榜公司

排名 公司名称 国家 (中英文) 387 正威国际集团(Amer International Group) 中国 466 百联集团(Bailian Group) 中国 336 北京汽车集团(Beijing Automotive Group) 中国 411 中国民生银行(China Minsheng Banking Corp.) 中国 482 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China Nonferrous Metal Mining (Group)) 中国 432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Datong Coal Mine Group) 中国 483 广州汽车工业集团(Guangzhou Automobile Industry Group) 中国 428 兴业银行(Industrial Bank) 中国 414 江西铜业集团公司(Jiangxi Copper) 中国 464 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haanxi Yanchang Petroleum (Group)) 中国 460 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Shanghai Pudong Development Bank) 中国 403 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hanxi Coking Coal Group) 中国 430 潞安集团(Shanxi LuAn Mining Group) 中国 435 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Shanxi Jincheng Anthracite Coal Mining Group) 中国 446 中国医药集团(Sinopharm) 中国 407 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Yangquan Coal Industry Group) 中国 499 国泰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CATHAY LIFE INSURANCE) 中国 384 和硕(Pegatron) 中国

18家首次登榜的中国公司新面孔曝光,16家来自中国大陆

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排行榜新上榜的31家公司中,其中来自中国大陆的新上榜公司是:北京汽车集团(第336位)、正威国际集团(第387位)、山西焦煤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03位)、山西阳泉煤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07位)、中国民生银行(第411位)、江西铜业集团公司(第414位)、兴业银行(第428位)、潞安集团(第430位)、大同煤矿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32位)、山西晋城无烟煤矿业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35位)、中国医药集团(第446位)、上海浦东发展银行股份有限公司(第460位)、陕西延长石油(集团)有限责任公司(第464位)、百联集团(第466位)、中国有色矿业集团有限公司(第482位)和广州汽车工业集团(第483位)。

民营企业阵容壮大——中国民生银行首次上榜

2013年,中国(不包括港台)上榜的民营企业增加2家,由2012年的5家增加至7家。新跻身世界500强的民营企业分别是:总部位于深圳的正威国际集团,以及中国大陆首家、很长时间里也是唯一的一家民营银行——中国民生银行。

展望:2015年中国能主宰世界500强吗?

我们通过2003到2013的中美上榜公司数量对比可以发现,美国公司在世界500强中所占的比重正逐步下降。

《财富》高级排行榜编辑L. Michael Cacace曾预言,到了2014年,中国上榜企业的数量将达到100至110家。并且他认为这是一个保守的估计。事实上,中国如果保持现在的速度,上榜公司每年增长20%,到2015年,中国或将赶超美国,成为世界500强排行榜上的第一大国。

警惕:中国大陆上榜公司存在结构失衡和杠杆率过高两大问题

值得注意的是,中国大陆公司面临的形势并非像在世界500强排行榜上数量连年上升所表现的那样一片大好。

就已经上榜的中国大陆公司看,存在严重的结构失衡。上榜公司主要分布在钢铁、汽车、、化工、金融等领域;上榜的9家商业银行占据了所有89家公司利润总额的55.2%;上榜公司的主体是国有控股企业,其中的多数处于受管制的行业,而完全市场化经营的民营企业则较少——这说明中国经济通过改革开放提升效率的空间仍然很大。与此同时,2013年《财富》世界500强的总杠杆倍数为8.35倍(以总资产除以总股东权益),美国企业总体为6.65倍,中国大陆企业总体为8.67倍。

剔除掉金融企业,中国的非金融上榜企业的杠杆倍数为4.42倍,而美国同行则仅2.79倍。看来2008年金融危机之后,美国公司确实在去杠杆化,而中国大陆公司则仍然保持着高杠杆率。最近的“钱荒”透露出决策者去杠杆的信号,但是,中国企业的去杠杆之路必定走得不会轻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