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0年10月份柴油价格_2010年12月柴油价格

中国生物柴油行业总体生产情况及格局

2006-2010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产量统计

到2010年,中国柴油的需求量已经突破1.5亿吨,与2006年相比,增长近20%;至2015年市场需求量将会达到2亿吨左右。近几年来,尽管炼化企业通过持续的技术改造,生产柴汽比不断提高,但仍不能满足消费柴汽比的要求。目前,生产柴汽比约为1.8,而市场的消费柴汽比均在2.0以上,云南、广西、贵州等省区的消费柴汽比甚至在2.5以上。因此,开发生物柴油不仅与目前石化行业调整油品结构、提高柴汽比的方向相契合,而且意义深远。(备注:柴汽比是指柴油与汽油产量的比例)

由于中国生物柴油行业需求的强劲增长以及国家能源结构调整的需要,国内生物柴油总产量一直呈递增态势。近10年来,生物柴油产业在中国快速发展,尤其是2006年至2010年的五年间,国内生物柴油新投资项目众多,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呈现快速增长;受原材料价格以及全球金融危机等因素的影响,2008年成为中国生物柴油行业发展的分水岭,之前新上的项目大部分在2008年倒闭或停产,以山东省为例,2008年前后有二十多个项目投建或开工,但行业发展至2010年,山东省大部分企业已经倒闭,目前仍在生产的规模以上企业不足5家。

2007年是中国生物柴油行业企业发展在近十年中最为活跃的一年,持续生产企业数一度超过90家,产能也在2008年达到近300万吨的峰值。2008年开始,行业内资金不充足和技术力量不强的中小型企业部分停产退出行业,而生产规模较大,技术力量比较雄厚的企业艰难生存,并在之后的几年中不断扩大产能产量,到2010年,行业内持续生产的企业只剩下不足50家,但产量达到50万吨,产能利用率也提高到25%的水平。如下表6及下图8所示:

表6-2006-2010年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及利用率统计表

产能指标 2006年 2007年 2008年 2009年 2010年

持续生产企业数量(个) 65 96 84 62 45

生物柴油产能(万吨) 155 275 295 235 205

生物柴油产量(万吨) 24 31 47 52 50

产能利用率 15.48% 11.27% 15.93% 22.13% 24.39%

图8-2006-2010年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及利用率统

图9-2006-2010年中国生物柴油产量及增长趋势(单位:万吨)

如上图所示,中国生物柴油产量自2006年至2009年一直处于高速增长的趋势,但在2010年出现了小幅下降,2006年年产量为24万吨,较2005年增长了37.41%,2007年同比增长了29.17%,产量超过了30万吨,2008年是中国生物柴油产量增长最快的一年,比2007年增长了51.61%,产量接近50万吨,2009年增长速度有所下降,但产量超过了50万吨,达到了52万吨的历史高度,2010年出现了负增长,产量同比下降了3.85%,为50万吨。

2011-2015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产量预测

表7-2011-2015年生物柴油生产规模预测(单位:万吨)

产能与需求 2011年 2012年 2013年 2014年 2015年

生物柴油产能 230 260 310 350 400

生物柴油需求 820 850 890 935 990

需求的满足程度 28.05% 30.59% 34.83% 37.43% 40.40%

图10-2011-2015年生物柴油生产规模预测(单位:万吨)

2010年12月24日,财政部、国家税务总局联合下发《关于对利用废弃的动植物油生产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的通知》,明确对利用废弃动植物油脂生产的纯生物柴油免征消费税。2010年12月,《生物柴油调合燃料(B5)》标准出台,对生产生物柴油企业来说,标准的出台为将来产品及时销售创造了一个很好的技术条件。

随着国家各种政策以及法律法规的逐渐完善,以及生物柴油需求量的逐年增加,预计2011年中国生物柴油行业产能将达到230万吨,从新回到增长的趋势上,到2015年生物柴油产能将达到400万吨,较2010年增加近100%。

2023年国内成品油最后一轮调价窗口是12月19日24时。

根据“十个工作日一调整”的原则,下一轮成品油零售调价窗口将于2024年1月3日24时开启。对于未来的市场走势,金联创指出,由于市场对于2024年美国降息的预期升温,以及原油市场的基本面情况不容乐观,短期内市场可能难以改变疲软状态。

特别是在需求方面,国内多地的大范围降温及雨雪天气影响了居民出行和物流运输。市场分析认为,随着北方部分地区雨雪天气的结束和道路情况的改善,下游市场的采购意愿可能会增加。

同时,南方地区由于主营单位整体销售任务进度完成较好及采购成本高企,挺价意愿较强。然而,考虑到当前市场需求以刚性为主,预计后市国内汽柴油价格可能以稳中震荡为主。

成品油定价机制:

从2000年6月份起,国内成品油价开始参考国际市场价格变化相应调整,当时参考的只有新加坡市场的油价。

从2001年11月份起,中国又一次进行成品油定价机制改革。改革的核心是国内成品油价格改为参照新加坡、鹿特丹、纽约三地市场价格调整国内成品油价格,当国际油价上下波动幅度在5%-8%的范围内时保持油价不变,超过这一范围时由国家发改委调整零售中准价。

2006年3月26日,国家发改委在宣布成品油价上调的同时,向地方传达了石油综合配套改革方案。方案包括两大内容:一是成品油价由原来的与国际成品油价直接接轨,改为以国际市场原油价格为基础,加上国内合理加工成本和适当利润确定。

二是推出“四个配套机制”:包括建立石油企业内部上下游利益调节机制;建立相关行业价格联动机制;建立对种粮农民等部分弱势群体和部分公益性行业给予补贴的机制;建立原油涨价收入的财政调节机制。

以上内容参考:百度百科-成品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