柴油价格最高的历史记录_柴油历史最高价格是多少
1.奥迪公司的二战后的奥迪
2.奥迪公司简介
3.柴油机车的历史
4.支秉渊的职业生涯
5.车的历史大约有多少年?
玉柴发动机好。
玉柴发动机的研发有着一定的基础,玉柴发动机的运行状况非常好,油耗也很低,在与进口发动机的综合对比中,也有着一定优势。
玉柴柴油机用集成式整体缸盖设计,缸盖集成进气管,结构更加紧凑。高效逆向冷却技术(TOP DOWN)冷却液缸盖流入缸体冷却,冷却液流速高,冷却效率更高,很好的解决了天然气发动机热负荷高的问题。在这一技术上,玉柴可以说是走在柴油机行业中的前端了。此外,其还出口到南亚、非洲、中亚等地区,我们都知道那些地区常年气温都非常的高,而玉柴油机刚好能够解决这一容易发热的问题。
玉柴柴油机生产的DPCI发动机都具有高效率、轻量化、低排放、低能耗的特点。其中DPCI新品是全电控的国4车机,在使用过程中有着以下的几大优势:
1、动力表现突出。玉柴油机虽然在刚开始研发初期的时候,机器在爬坡的时候柴油机的动力不足,导致爬坡非常困难,但随着工程师的不断努力,他们在后期的改进中能够很好的解决了这一问题,并且将动力提升了一个档次。
2、热效率高于原机,天然气价格较柴油低,经济效益明显。
3、可靠性高,减少一些气体机特殊故障,保留柴油的润滑作用,DPCI发动机气门及座圈的磨损要比纯气体机小得多,热负荷与原机一样。
4、四是无点火系统,维护成本更低。
奥迪公司的二战后的奥迪
优点:柴油发动机的优点在于油耗低、可靠性高、寿命长、高扭大。柴油机排出的有害气体比汽油机少得多(尤其是CO少),所以相对于汽油发动机来说是环保的。
缺点:转速较汽油机低(一般转速为1800—3000R/MIN),质量大,制造和维修费用高,噪声大,启动困难等。而且柴油机车辆经常在公路上行驶,车辆长时间运行,发动机温度和压力都较高,汽缸内产生较多的烟灰和积炭,发动机油也容易氧化产生胶质,因此柴油机油要求具有良好的高温清净性。
扩展资料柴油发动机应用广泛,处在所属产业链的相对核心的位置。在过去十多年的发展中,柴油发动机生产业形成了一系列的配套企业,很多的柴油发动机企业更多充当了总承装配者的角色,而柴油发动机的一些关键的零部件:曲柄连杆、活塞、气缸套、凸轮已交由专业公司生产。专业化分工使得柴油发动机厂商能更加集中自身的优势,专注于柴油发动机的设计的和制造。
柴油发动机主要用于最终配套产品,比如大功率高速柴油机主要配套重型汽车、大型客车、工程机械、船舶、发电机组等。因此,柴油机行业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取决于相关终端产品市场情况。
参考资料:
奥迪公司简介
1949年9月3日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一家新的汽车联盟股份有限公司(auto union gmbh,以下简称:新汽车联盟),它是今天的奥迪汽车集团的前身,旨在复兴老汽车联盟(auto union ag)在萨克森建立的传统基业和品牌。
在新汽车联盟创业之时,人们的生活普遍困难,只能使用经济实用的交通工具。在刚开始的几年中,在英戈尔斯塔特生产的产品只有两冲程发动机的dkw摩托车和汽车。新汽车联盟在1949的正式建立实际上已是老汽车联盟战后复兴的第二步。第一步是在1945年12月19日“零点”发生之后,在英戈尔斯塔特成立了“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负责向在过去六年战乱中幸存下来的所有战前由老汽车联盟生产的车辆供应备件,在西部被占地区,这类汽车共有6,000多辆。 英戈尔斯塔特市位于巴伐利亚(baria)中心,交通四通八达,这是选择它作为汽车联盟零部件供应中心的原因之一。英戈尔斯塔特市政当局的统计数字表明,中心的建立促进了当地的就业。不过,在英戈尔斯塔特市重建汽车联盟的最关键原因是其作为军事重镇所保留的百年军事“遗产”:辽阔的土地、无数的兵营、车库、炮塔等。这些对于一个无钱建造新厂房的公司来说可算是无价之宝。
从schrannen街军事供应站的总部开始,公司逐渐接管了一些建筑,如“和平凯撒兵营”(friedenskaserne)、新军械库、军士大楼、车辆大厅、库、骑术训练厅以及宽阔的阅兵广场。公司的设施分布整个城市,进行常规的条理性生产几乎是不可能的。工人们将公司自嘲为“窝棚公司”。 1954年8月9日,巴伐利亚金属加工业爆发了一次大罢工,许多英戈尔斯塔特市的居民至今仍记忆犹新。这是年轻的联邦德国发生的最早的大规模工业纠纷之一,金属加工业的公司将其称为“战后最重大的”。
当时新汽车联盟有员工5,000人,作为英戈尔斯塔特市最大的厂商之一,同样也有许多员工扔掉了生产工具。工人要求缩短工作时间,增加工资,改善工作和居住条件。罢工一直持续到1954年8月31日。通过仲裁,劳资双方达成了一项协议,巴伐利亚大罢工才结束。罢工的结果是工人们的工资提高了4%多一点。 新汽车联盟因巴伐利亚大罢工额外支出92万德国马克。1954年是公司盈利的第一年(大约40万德国马克)。同年,friedrich flick——钢铁巨人eisenwerk-gesellschaft maximilianshütte mbh sulzbach-rosenberg的主要股东——收购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的部分股权。他几年前就意识到英戈尔斯塔特的这家汽车制造商有一天会需要一个拥有大量资本的合作伙伴。
1957年,flick建议戴姆勒-奔驰公司并购汽车联盟股份公司。那时,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0%的股份,拥有戴姆勒-奔驰公司25%的股份。他的想法得到了瑞士富豪ernst g?hner的支持,他拥有新汽车联盟41%的股份。戴姆勒-奔驰公司接受了此提议。考虑到国外不断增长的竞争压力,戴姆勒-奔驰公司想通过增加产品品种扩大不断萎缩的市场份额。flick还向戴姆勒-奔驰公司暗示了他正在与福特公司进行协商的重要信息。
1958年4月24日,戴姆勒-奔驰公司仅以4100万马克的价格收购了汽车联盟88%的股份。一年以后,1959年,新汽车联盟剩下的股份也出售给了戴姆勒-奔驰公司。戴姆勒公司管理委员会发言人fritz k?necke总结这次德国第二大和第五大汽车制造商的合并时说,“我们娶了一位美丽的名门闺秀”。1958年4月9日,德国《商报》(handelsblatt)写到:“从销售和税收方面讲,这次收购拥有年营业额约4亿德国马克及10,000名员工的汽车联盟,使戴姆勒-奔驰公司再次成为联邦德国最大的汽车制造商。” 在被戴姆勒-奔驰公司并购之时,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生产的车辆只是摩托车和dkw速递货车,汽车总装集中在杜塞尔多夫的工厂,该工厂于1950年投产。
为了获得资金,公司推迟生产低价格的小型汽车。这种小型汽车自20世纪50年代中期以来一直在开发,并准备在某个适当的时候以“dkw junior”的名字投放市场。尽管戴姆勒-奔驰公司的收购保证了其迟迟未建项目所需的资金,但公司仍然缺少必要的生产能力。
因此,必须毫不迟疑地建立一个新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也好,或在zons市也好,这两个城市靠近杜塞尔多夫市,因为公司在杜塞尔多夫已经收购了一个工业基地。时任劳资协会和国家议会成员的fritz b?hm——他的同事曾说他像一头战斗的狮子——促成了新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的建立。得益于他与政界的关系,巴伐利亚州总是比北莱茵—威斯特伐利亚州超前一步。巴伐利亚州银行2,500万德国马克的对公司最终决定在英戈尔斯塔特市建立新工厂起了重要的作用。
选择英戈尔斯塔特的另一个原因是两轮交通工具的经营面临瘫痪的境地:由于对摩托车需求急剧下滑,公司在短期内降低dkw摩托车的产量。与zons市相比,在20世纪50年代后期,英戈尔斯塔特市有很多熟练工人,这是公司决定在此建立新工厂的主要因素之一。1959年,公司在这里投资7,600万德国马克,1960年又追加投资了5,100万德国马克。地方报纸《donaukurier》这样评价这个新建工厂:“在英戈尔斯塔特附近即将建立欧洲最大、最现代的汽车工厂。” 1958年底,新汽车联盟在英戈尔斯塔特有3,700名员工;一年以后,员工数量增至5,700人。新工厂的建立不仅使员工数量急剧增加,也促使新汽车联盟决定将其生产基地于1961年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并于1962年将总部也迁至该城,从而实现了中的合理化配置和降低成本。但从1962年起,当总公司生产和销售正处于高峰时,新汽车联盟的生产和销售却都处于低迷状态。
特别是1964年,新汽车联盟面临严峻的财政危机。戴姆勒-奔驰公司尽管名声很好,但由于子公司无法与母公司愉快合作,子公司的财政问题难以解决。因此,新汽车联盟被转售给了大众汽车公司。这是一个惊人的商业交易。新闻杂志《明镜》第45期写到:“戴姆勒-奔驰公司最大的股东friedrich flick花了一年多的时间,设计、反思和琢磨他职业生涯中最大的公司重组方案。”评论说,flick不仅策划了“1964年最大的商业”,而且还帮助列出了该的细节。
从1964年起,新汽车联盟的所有权分几个阶段出售给了大众汽车股份公司。大众汽车股份公司为此交易共花了2.亿德国马克。截止1966年,大众公司拥有了新汽车联盟的全部股份。 新汽车联盟被大众汽车股份公司收购,免遭了破产。曾经十分流行的两冲程发动机走到了尽头,大约30,000辆未出售的dkw汽车成了垃圾堆。这时大众汽车公司的甲壳虫系列成了新汽车联盟的救星:从1965年5月至1969年7月,在英戈尔斯塔特大约组装了348,000辆大众甲壳虫系列汽车。
从1965年8月,新“奥迪”汽车投放市场以后,新汽车联盟开始慢慢走出困境。这款在英戈尔斯塔特制造的四冲程发动机汽车引起了市场的极大关注,并成功奠定了新车型系列的基础。然而好景不长,在15年似乎未受阻碍的经济复兴之后,1966年和1967年,德国突然遭遇经济大萧条,新汽车联盟受到了重创,必须大量削减生产量,而且速度要快。
1969年3月,新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公司签订了一份合并协议。新公司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成立于1969年1月1日,总部设在内卡苏姆。公司从一开始就用了一套发展与扩张的方针,奥迪和nsu汽车的产量稳步增长,直到13年的石油危机初露端倪。14年,全球经济的衰退对汽车市场也产生了负面冲击,公司不得不将汽车产量从头一年的40万辆削减至33万辆。这么大的举措使公司不可避免地要大量裁员:14年,总员工数量从3.38万下降至2.86万;15年,仅在英戈尔斯塔特,就有1,700个工人失去了工作。 15年底,汽车工业开始复苏,这从奥迪汽车销售数量上得到反映。17年3月,最后一辆nsu r80汽车离开生产线,这标志着具有一百多年历史的nsu品牌完成了使命。从那以后,所有在内卡苏姆生产的汽车都是“奥迪”品牌。
1980年,随着奥迪独家技术——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应用,第一批量产全时四驱车引起了轰动。随后,奥迪通过参加赛车活动,考验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的各项性能。1982年,奥迪赢得极具挑战性的世界汽车制造商锦标赛德国品牌第一名;1983年,hannu mikkola驾驶一辆奥迪四驱汽车成为世界汽车拉力赛的冠军;年,奥迪囊括世界汽车制造商和驾驶员锦标赛冠军。
(经典车款:奥迪四驱(audi quattro):四驱车的经典:奥迪四驱带来了越野车比赛的一场革命。早在1981年,奥迪公司第一次选择四驱车型出击世界越野锦标赛(world rally championship)就赢得了三项冠军。仅一年后,即1982年,奥迪quattro又稳获world brand锦标赛冠军,并于年再次封王。1983年,hannu mikkola(如图)驾驶着奥迪四驱夺得了世界锦标赛冠军头衔,年stig blomqvist 也同样赢得这一殊荣。全轮驱动系统在后来系列产品中的应用为奥迪跻身于世界顶级汽车制造商行列起到了不可忽视的作用。) 1982年,奥迪创造了另一项记录:第三代奥迪100汽车风阻系数降低至0.30,成为世界上量产轿车中空气动力性能最佳的车型。在日益要求保护环境、节约能源的时代,奥迪汽车引领了潮流。
1985年1月1日,奥迪—nsu汽车股份公司重新命名为奥迪汽车股份公司,同时公司注册地址从内卡苏姆迁至英戈尔斯塔特。在20世纪80年代中期,随着人们对车速限制和减少尾气排放的讨论不断升温,奥迪和其他德国汽车制造商感受到了由此引发的市场冲击。1985年,国内汽车销售下降了7.5%,而出口则增长了9.4%。
1985年,奥迪公司的总投资达到10亿德国马克—公司有史以来总数最多的投资,主要用于改善生产设备和新技术研发。1986年秋天,全电镀车身的新奥迪80型汽车投放市场,这种技术能保证汽车10年不生锈,在同级别汽车中树立了新标准。1988年,奥迪第一辆3.5升v8发动机和四气阀豪华型轿车——v8型轿车首次亮相,标志着奥迪开始重返顶级豪华轿车市场。
奥迪的口号是“突破科技,启迪未来”。这句口号被tdi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技术再次证实。该技术的低燃油性能给人以深刻印象。1992年,一辆标准的奥迪80 tdi轿车环游世界,行驶了40,273公里,平均百公里油秏只有3.78升,平均时速为85.8公里/小时。
在20世纪90年代初期,世界市场比较疲软,但德国柏林墙的倒塌和德国货币统一促进了德国国内市场的需求。1991年,奥迪在国内市场的销售额突破148亿德国马克。但到1993年,这种繁荣也只是能够暂缓德国经济在几年前就已经出现的衰退趋势。
在1993年秋天东京汽车展上,奥迪展示了世界第一辆用全铝车身框架结构(asf)的汽车,宣布了一个全新汽车时代的开始。1994年3月,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改进车型,全铝车身的奥迪a8首次公开亮相。随着奥迪a8的问世,奥迪对车型系列的命名开始改变。同年夏天,奥迪a6投放市场,而新款奥迪a4也于当年11月投放市场。新款奥迪a4取得了巨大的成功:1995年,仅在德国就售出120,000辆。
1995年秋天,奥迪亮出了另一张王牌——tt跑车,该车型成功地将独特设计与现代时尚特征和成熟的技术结合在了一起。一年以后,两门紧凑车型的奥迪a3投放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客户。19年,奥迪展示了一款新奥迪a6和al2,后者是根据第二代asf技术制造的一款全铝车身车型。奥迪tt硬顶敞篷跑车(coupé)和软顶敞篷跑车(roadster)分别于1988年和1999年投放市场。
1998年,奥迪还成功地收购了意大利著名的跑车制造公司兰博基尼和英国赛车发动机公司科斯沃斯。当奥迪公司于1999年迎来百岁大寿时,同时也“赢”来了历史上销量和利润的最高记录。身世沉浮、英雄辈出的奥迪,达到了她前所未有的高峰。她有足够的理由让世界相信,面对未来,奥迪这个百年的汽车王国会用和活力再书写二十一世纪的不朽神话。
奥迪以面向未来的迷人车型进入了一个新千年。2000年6月,奥迪a2投放市场,该款车型再次巩固了奥迪在轻型铝车身方面的竞争力。同年的10月份,公司又一个主打车型——奥迪a8w12在巴黎汽车展上亮相。于2002年投放市场的新款奥迪敞篷跑车和新奥迪a8则突出了奥迪车的运动特性,而这一特性在奥迪rs6车型上得到了更加突出的体现。新千年值得奥迪人骄傲的喜讯传来,2000年6月12日在法国勒芒举办的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中,首次参赛的奥迪r8敞篷赛车获第三和第四名的骄人成绩就是奥迪品质的很好证明。被称为“欧洲最大赛事”的法国勒芒24小时汽车耐力赛是一项传统的长距离赛事。它不仅考验车手的技能,而且对由现代高科技装备起来的赛车也有相当高的性能要求。奥迪r8的初战告捷又一次向世人证明:奥迪公司一向奉行着以技术领先的承诺。
(c型赛车和r8 2000型赛车 赛车历史的昨天与今天:秉承奥迪历史传统的赛车运动,如“老爷车节”等历届赛车盛事一直是公众关注的焦点。不论是早期例如自1936年生产的type c,还是后来的infineon audi r8赛车均是声名远播。1936年,具有色彩的赛车手bernd rosemeyer驾驶16缸type c赢得了欧洲锦标赛冠军,该比赛相当于今天的“一级方程式赛车世界锦标赛”(formula 1 world championship)。16缸发动机的功率高达520bhp——type c赛车最高时速340公里。2000年,奥迪r8在勒芒(le man)24小时汽车耐力赛中战果辉煌,获得空前成功。从2000年至2002年,先后有frank biela、tom kristensen 和emanuele pirro驾驶高达610马力的赛车连续赢得三届比赛。)
奥迪是一个国际高品质汽车开发商和制造商。2002年,公司汽车销量达到74.2万辆,年收入约226亿欧元,全球雇员达到51,000多人。至今奥迪仍然在不断的发展着其品牌与技术。也许就在明天,她将给我们带来新的惊喜。
柴油机车的历史
奥迪这个名字可以追朔到19世纪晚期,奥迪创立于1910年。创始人霍希大学毕业后长期从事机械制造业。集理论、实践、经验于一身。后来,霍尔希终于实现了自己设计汽车的心愿。用他以前所办公司的拉丁文名称Audi为新公司命名。从1932年起,奥迪开始用四环徽标,它象征着奥迪与小奇迹(DKW)、霍希(Horch)和漫游者(Wanderer)在克姆尼茨理(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合并为汽车联盟公司。奥迪汽车公司现为大众汽车公司的子公司,总部设在德国的英戈尔施塔特,年产轿车45万辆左右。主要产品有A3系列、A4系列、A6系列、A8系列和敞篷车及运动车等系列。 奥迪1969年进入美国市场,也是中国引进的第一种高档轿车,最知名的产品 quattro四轮驱动轿车,大约85%quattro汽车是在美国销售。车标故事 奥迪标志含义:兄弟四人手挽手 奥迪轿车的标志为四个圆环,代表着合并前的四家公司。这些公司曾经是自行车、摩托车及小客车的生产厂家。由于该公司原是由4家公司合并而成,因此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德国大众汽车公司生产的奥迪(AUdi)轿车标志是4个连环圆圈,它是其前身——汽车联合公司于1932年成立时即使用的统一车标。 4个圆环表示当初是由霍赫、奥迪、小奇迹(DKW)和旺德诺4家公司合并而成的。 每一环都是其中一个公司的象征。 半径相等的四个紧扣圆环,象征公司成员平等、互利、协作的亲密关系和奋发向上的敬业精神。发展历程 作为当今世界著名的高档豪华轿车品牌,奥迪(Audi)的一切可朔源至一个多世纪前的1899年11月14日,卡尔·奔驰位于曼海姆的车厂一名叫奥古斯特·霍希(August Horch)的汽车工程师,在科隆组建了属于自己的公司--August Horch&Cie(霍希公司)。从1901年起,霍希开始生产自己的汽车。很快霍希就用产品和发明展现出他的天才,树立了霍希作为汽车品牌的知名度。霍希公司相继推出了装备2缸和4缸发动机的新车,霍希本人发明了整铸缸体,并在若干汽车比赛车中新自上阵夺得锦标。 “听吧!”——“Horch”-“Audi”(奥迪) 1909年6月一次发动机试验的失败,导致了霍希本人与公司其他投资者的激烈争吵,生性桀骜的霍希一怒之下离开了以他名字命名的公司,另立门户,成立了一家新的霍希公司。然而,新公司在一场随之而来的侵权官司中败给了霍希公司,于是,新公司的名称成了令人挠头的问题。正当霍希与合伙人菲肯彻尔为此绞尽脑汁之际,菲肯彻尔的小儿子正在一旁做拉丁文作业,他念出的“Audi”一词令父辈们为之一振。原来,"Horch"为德文"听"的命令式 “听吧!”的意思,而"听"的拉丁文则念作“Audi”(奥迪)。这个名字使新生的奥迪公司与霍希公司既有区别,又有联系。于是,1910年4月25日,一个伟大的汽车品牌就在不经意间诞生了,它用一种西方最古老的国际语言发出了“听吧”—“Audi”的声音,这声音已经回响了近一个世纪。同年7月,第一台以“奥迪”命名的汽车诞生了,该辆车为慕尼黑一商店老板Zeidler所有。 [编辑]霍希为产品定下“高调”
奥迪 A3 从一开始,霍希就为他的公司所生产的产品定下了“高调”:“我决心在任何情况下都只生产大型、大马力、高质量的豪华汽车!”无论是在霍希公司还是在奥迪公司都是如此。这正是奥迪公司迄今历经磨难而坚定不移的宗旨:以领先技术,开拓高档车市场。 霍希公司在霍希离开后,基本继承了霍希本人的设计思想,将霍希牌汽车定位在马力强劲、质量优异、装饰豪华的形象上。1926年秋季柏林汽车展上推出的Horch 8汽车,是霍希公司一款意义重大的车型。它用8缸直列发动机,是全德国第一例,其先进的技术、高水平的性能和极佳的可靠性成为全德国汽车工业品质的代表,被誉为汽车工业"繁荣兴旺"的二十年代的象征,成为所有竞争者争相模仿的对象。也正是这款Horch 8,使霍希公司牢固地树立起高档豪华的品牌形象,奠定了日后霍希轿车引领顶级豪华车市场的稳固基础。 而奥迪公司从诞生那天起,就追求产品的高品质、高档次。它生产的D型车被指定为萨克森国王和用车,公司的日产量到一战爆发前已赶上了同宗兄弟兼竞争对手的霍希公司。1923年奥迪公司为瑞典王室制造的专车配备了精致的洗手池,车座用大象皮缝制,可谓豪华至极。1927年,奥迪的R型车“执政官”是德国当时技术最先进的豪华轿车。一辆1935年生产的奥迪轿车,售价10300马克,这对于当时月平均工资只有100马克的德国人来说,是相当昂贵的。 1932年6月29日,奥迪、霍希、漫游者(Wanderer)和小奇迹DKW四汽车制造商在开姆尼茨市成立了汽车联盟股份公司(Auto Union )。在汽车联盟内部,四个品牌针对特定的目标市场:DKW承担了摩托车和小型汽车的市场,漫游者则负责中型汽车的制造,奥迪生产高档汽车,霍希制造超豪华顶级汽车。四合为一的新公司用了一个新的标志,就是人们现在十分熟悉的四环标志。 奥迪 A4 汽车联盟迅速成长为德国第二大汽车公司,在30年代生产的汽车占有德国市场份额四分之一,年产量超过67000辆。 在豪华车方面,汽车联盟的杰作包括霍希830型,850型,930型等,不过其中最著名的还是853型,无论是轿车还是敞篷车,都气派非凡,具备经典豪华的一切要素。在当时,一辆霍希853售价高达14900金马克(30年代),相当于一座独立豪宅的价格。直到现在,无论是在沃尔夫斯堡(大众汽车公司总部所在地),还是在英戈尔斯塔特(奥迪公司总部所在地),或者任一个德国的汽车博物馆,一辆霍希853从来都是镇馆之宝。据说,不喜欢坐霍希,好在名字带“冯”的贵族们和帝国出身的将军们不愿将自己的趣味与这个“波希米亚下士”划等号,从而使霍希品牌在30年代德国4.0升以上的高档豪华车市场上占有40%以上的份额,而当时参与竞争的豪华车品牌不下10个。 如今,人们都在议论,在奔驰复兴了“迈巴赫”品牌后,奥迪是否会复兴霍希这一古老的高贵品牌,从而形成全球轿车市场上霍希、迈巴赫、劳斯来斯(宝马所有)、宾利(大众所有)超级豪华品牌的“四大天王”鼎立格局?答案是否定的。因为,与其它三个超级豪华品牌现在的主人不同,奥迪是霍希这一超级豪华品牌的同宗直系传人,二者有着相同的基因。换句话说,奥迪就是霍希,所谓区别只是两种语言的不同发音。[编辑]技术领先一脉相承
白金奥迪 二十世纪初的霍希不仅是当时德国30多家汽车制造厂之一,还是汽车技术的先驱者。他的第一个设计就是共享燃烧室的"无冲击"双缸水平对置发动机;他是用万向轴作为动力传动方式而取代皮带传动和链传动的第一人;他还特别强调轻合金在变速器、差速器壳和曲轴箱上的应用,以及铬镍合金钢在高强度齿轮上的应用。 1911年,霍尔希亲自驾驶奥迪公司生产的C型车在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的拉力汽车赛-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国际拉力汽车赛中获得冠军,后来蝉联三次。“三连冠”的殊荣与公司首先用铸铝发动机、干式气缸套、四轮制动等先进工艺和技术密不可分。 1921年,由霍希技术上的接班人、总设计师朗格设计的奥迪K型车是世界上第一辆方向盘和操作系统左置的轿车。1923年奥迪又推出了德国第一辆装备6缸发动机的轿车。 30年代,汽车联盟取得的技术专利多达3000多项。[编辑]速度奇迹
奥迪概念车 奥迪的赛车冠军史可追述到上世纪初。奥迪成立之初风头很盛,曾经连续3年(1912-1914)获得当时世界上水平最高拉力汽车赛-奥地利阿尔卑斯山国际拉力汽车赛的车队冠军。 1934年3月,汽车联盟推出的四环标志“银箭”A型赛车刚一露面,就由赛车名将汉斯·施图克驾驶,在德国纽伦堡举办的大奖赛分站赛上力夺冠军,而且创下了汽车速度世界纪录。 1937年在法兰克福的高速公路上,一辆由汽车奇才波尔舍(Porscher)设计的四环标志“银箭”赛车,一举改写了15项世界汽车速度纪录,包括令当代人目瞪口呆的406.3公里/小时汽车极速纪录。 “银箭”赛车具有超现代的动感外形,任何一个第一次在奥迪博物馆里见到这款车的人都会感到惊异:这会是30年代的汽车吗?不幸的是,这款“银箭”赛车在二战期间被战火摧毁。1982年,在汽车联盟的唯一继承人奥迪公司的全力支持下,该车复制成功,又出现在赛场上,但没有车手愿意跟它比赛,因为不愿冒万一撞伤“银箭”而招致天下车迷唾骂之险。这款“银箭”在赛车历史的巅峰之上傲视着群雄,已然成为一种宗教圣物。 先辈们创造的这一连串速度奇迹为奥迪品牌在60多年前就注入了强大的动感基因。[编辑]如没有高贵的基因、不屈的性格
奥迪 1000 在经历了“金色30年代”后,由于1939年第二次世界大战爆发,汽车联盟停止了正常的生产。从1944年起,盟军开始“地毯”式空袭,萨克森作为重要工业基地当然不能幸免,一夜之间被空袭夷为平地。1945年10月底,控制了德国东部的苏联红军正式宣布没收“资产阶级的财产”——汽车联盟,实际上在此之前,俄国人已经把公司的设备当作战利品开始拆迁。所有的原分散在四大公司的28000多台设备几乎全部被拆下来,很多被运到苏联。存在了46年后,奥迪的先辈们在硝烟和废墟之中遭遇灭顶之灾。残留下来的各车间和零部件厂拼凑组成了后来东德时期唯一的汽车企业-IFA汽车制造厂。(1990年两德统一后,IFA解体,大众汽车公司决定接收部分资产,重建萨克森汽车工业,决策者正是时任大众汽车集团董事长、当初重建奥迪的卡尔·哈恩博士的儿子——小卡尔·哈恩博士。) 浩劫之后的奥迪人逃往德国西部,来到了巴伐利亚首府慕尼黑。虽然慕尼黑一开始的不支持态度给他们泼了一盆冷水,但他们并未灰心。布鲁恩和哈恩博士带领旧部在英格施塔特安营扎寨,同时凭借个人信誉争得了一笔,开始了汽车联盟也就是今天的奥迪公司的第二次创业。当时汽车联盟的办公设施和生产环境非常简陋,被一些员工自嘲为“作坊联盟”。但无论怎样,汽车联盟已经开始了复兴的使命。 1955年,汽车联盟开发出了50年代德国市场上最受欢迎的轿车P94。三年后,汽车联盟就成长为继大众、、奔驰和欧洲福特之后的德国第五大汽车制造企业。在这一时期,汽车联盟开发了全时四驱驱动技术,并为联邦国防军制造了小型越野车MONGA,直到1968年,这款车在国防军中仍是主力。 奥迪 100 1964年12月,汽车联盟在历经过奔驰公司的并购之后,正式加盟了大众汽车集团。奥迪汽车在战后真正复兴的第一步,就是在它固有的经验和基础上,于1968年研发出的奥迪100。奥迪100取得了巨大成功,原生产10万辆的奥迪100卖出了80万辆。奥迪100重新确立了“奥迪品牌”的地位,“四环标志”重新绽占放出光芒。 回首这段历史,人们不禁会感慨:如没有那样高贵、独特的血统,如奥迪人没有那样坚忍不拔的性格,那么今天的全球豪华车市场上还会有奥迪品牌吗?所幸的是,这一曾有着“金色的30年代”辉煌的古老豪华品牌,在历经灭顶之灾和痛苦的磨难之后,没有成为一个令人遗憾的、仅仅能让人“听吧”的历史故事,其高贵的血统有着异乎寻常的超凡生命力,使它注定有朝一日要获得新生。[编辑]复兴
1969年,汽车联盟与NSU汽车制造公司合并而成立奥迪汽车联合公司,并以“奥迪”为公司以及品牌的正式名称。合并后的奥迪提出了自己的发展方向,并打出至今一直沿用的口号——“突破科技,启迪未来”,开始着手恢复奥迪品牌的本来面目。 奥迪suv Q7 12年,克劳斯博士开发出奥迪80轿车。18年,在推出第二代奥迪80之前,第一代奥迪80轿车销售量超过100万辆。1992年,奥迪80进行了环球旅行,以每小时85.8公里的速度,创造了百公里油耗3.78升的惊人记录。 16年至1988年,奥迪推出前所未有的一连串的重大技术突破。先后推出了5缸发动机、TDI(直喷式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世界第一辆quattro?永久四驱系统、世界第一辆风阻系数达到Cd=0.30的轿车、以及5气门发动机的应用等等,此外,全电镀车身的奥迪80可保证10 年防锈,从此树立了此级别轿车的安全新标准。 年,奥迪100型荣获全球年度最佳轿车,当时的奥迪NSU汽车联盟股份公司董事长哈贝尔博士也被誉为德国工业界的“最佳经理人”。 1985年,奥迪—NSU汽车联盟公司正式改为奥迪股份公司,奥迪终于开始了一个稳定、快速的发展时期。[编辑]步入辉煌
奥迪在中国销量最好的高档车A6 1988年,奥迪V8轿车面世,吹响了奥迪重返顶级豪华车市场的号角。先进的TDI涡轮增压柴油发动机也由概念转为批量生产。 1993年1月1日波尔舍的外孙、血管里奔腾着四环“银箭”血液的皮耶希成为大众汽车集团的董事长,他为大众集团制定了新的品牌战略。自此,奥迪与大众分开进行品牌运作,奥迪重获独立的市场推广和经营管理权。也就是从这个时候开始,人们才再次被提醒奥迪是一个具有最优秀血统的豪华品牌,它将开始名正言顺地恢复其在豪华汽车品牌中应有的地位。 1994年,奥迪首次推出世界独一无二的A全铝车身豪华轿车—Audi A8。作为奥迪V8型轿车的换代车型,奥迪A8一出世就不同凡响,成为一系列国际大奖的头奖得主。 奥迪高档公务车的旗舰产品A8 以奥迪A8问世为契机,奥迪公司重新命名了车型系列:奥迪80/90的换代产品为奥迪A4,奥迪100/200的升级产品为奥迪A6。 1994年11月投放市场的新款奥迪A4取得了巨大成功。1995年,仅在德国就售出12万辆奥迪A4。1996年奥迪A4获得德国最高设计奖“Bundespreis fur Produktdesign”奖。2000年8月28日,奥迪A3又获此殊荣。 1995年秋天,奥迪开始推出TT跑车系列,该车型成功地将独特设计与现代时尚特征和成熟的技术结合在了一起,在国际评比中屡获殊荣。一年以后,两门紧凑车型的奥迪A3投放市场,吸引了更多的客户。 1998年推出的新奥迪A6成为日本设计金奖和“北美最佳进口车”等多项国际大奖的得主。 奥迪运动型轿车TT 2001年和2002年,奥迪先后推出了创立同级轿车技术、性能和安全新标准的新款奥迪A4和奥迪A8,以及奥迪车运动特性完美体现的奥迪RS6。 2003年由德国的汽车专业杂志《汽车与运动》举办的“2003最佳房车”评选活动中,奥迪A4和新奥迪A8双双在本级别车系评比中战胜了两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荣膺桂冠,奥迪A4是蝉联冠军。今年4月揭晓的由德国权威汽车杂志《AUTO Stra?enverkehr》与其姊妹刊物《mot》共同举办的“Autonis 2004”汽车设计大奖评比中,奥迪A8和奥迪A4在本级别车系中分别获得第一名,并双双第二次蝉联冠军。奥迪家族的两兄弟首次在各自攀登的高山之巅遥相祝贺。此外,新奥迪A8还在德国《汽车报》(《Autozeitung》)和《汽车画报》进行的顶级车型“测试对比”中战胜了两个最主要的竞争对手。 在豪华车竞争最激烈的德国,奥迪不仅于2002年在总销量上超过了其慕尼黑的竞争对手,更重要的是,在最能体现品牌形象和厂家技术及设计实力的德国顶级轿车市场上,新奥迪A8即使是在其深受欢迎的六缸TDI柴油发动机车型和12缸发动机车型尚未投放市场的情况下,销量也已经跃居其上。德国专业的《汽车工业资料(Automotive Industry Data)》对此评价说:“德国的轿车市场体现了全球顶尖豪华车品牌的最高水准,只要在这里取得了成功就意味着赢得了全球范围的成功。” 作为一个最古老的豪华汽车品牌,奥迪的血脉源远流长、生生不息;作为一个当今全球豪华车市场上一个强有力的竞争者,奥迪充满自信地进入了一个新世纪。在这个世界上,恐怕没有什么力量能够阻止它,除了它自己。
支秉渊的职业生涯
1892年,德国工程师鲁道夫·狄塞尔(Rudolf Diesel)基于热力学中的卡诺循环,设想将吸入气缸的空气高度压缩,使其温度超过燃料的自燃温度,再用高压空气将燃料吹入气缸并使之燃烧做功,这有别于煤气或汽油发动机吸入燃气混合气点燃做功的方式。根据这一原理,狄塞尔发明了用柴油作为燃料的压缩点火式内燃机,也就是世界上第一台柴油机,并用自己的名称为这种发动机命名。功率大、效率高的柴油机自然成为车辆的理想动力来源,但当时柴油机刚刚起步,技术远未成熟,将体积、重量庞大的柴油机置于铁路车辆上无疑遇到相当的技术困难。1896年,英国工程师赫伯特·史塔特(Herbert Akroyd Stuart)为英国伍利奇的军工厂(Royal Arsenal)设计制造了一种使用热球式内燃机(hot bulb engine)、以柴油为燃料的铁路机车,但由于设计和技术上的缺陷,其发动机功率效率比很低,被称为“准内燃机”(semi-diesel)。但另一方面这台机车的出现无疑是迈向柴油机车的重要一步。
随着狄塞尔的柴油发动机专利保护在1912年终止,这种发动机的优势很快发挥出来,被广泛应用于船舶推进和静止设备,然而早期柴油机质量大、功率重量比低的问题仍然没有得到有效解决,当时的柴油机确实存在着不少缺陷,其中最大的问题就是重量。由于柴油机汽缸压力比汽油机高很多,因而柴油机的缸体强度、体积比汽油机大得多,同时早期的柴油机使用的空气压缩机体积也非常巨大,使得柴油机整体上十分笨重。这对应用于陆地上的汽车、铁路构成一定阻碍,因此柴油发动机作为铁路机车动力来源的潜力当时并没有得到重视。
1906年,狄塞尔和德国铁路工程师阿道夫·克劳茨(Adolf Klose)、瑞士一家发动机制造商格林·苏尔寿(Gebrüder Sulzer)并肩合作,三方合股,成立了狄塞尔-苏尔寿-克劳茨有限公司(Diesel-Sulzer-Klose GmbH),专门设计生产铁路柴油机车。格林·苏尔寿发动机厂除了生产传统的蒸汽机,也在1898年开始生产柴油机。普鲁士国家铁路(德语:Preußische Staatseisenbahnen)于1909年向狄塞尔-苏尔寿-克劳茨公司订购了一台柴油机车作为试验,经过3年时间的研究,世界上首台真正意义上的柴油机车于1912年的瑞士诞生。这台柴油机车重量为95吨,功率为883千瓦,最高速度100公里/小时。当年夏季这台机车在瑞士的温特图尔至罗曼斯霍恩(Romanshorn)的铁路首次亮相,经过短暂的试运行后于1912年9月交付德意志帝国使用。在1913年的试运行期间又相继发现一些问题和故障,德国和瑞士工程师也不断进行技术改进。但由于第一次世界大战在1914年爆发,进一步的试验亦告终止。
而在大洋彼岸的美国,美国啤酒制造商安海斯-布什合伙创办人之一的阿道弗斯·布什(Adolphus Busch),在1898年买下了在美国生产柴油发动机的授权,虽然在20世纪初期曾经有将柴油机用于铁路轨道车的记录,但美国并没有广泛运用这种新兴动力来源于交通运输。美国通用电气公司在20世纪初涉足铁路轨道车市场,而作为通用电气创始人之一的托马斯·爱迪生也于1880年进行了电力轨道车的实验,通用电气公司于1895年首次推出了电力机车原型车。然而,高成本的电气化费用令通用电气公司将其注意力转移到柴油机上,构想出一种用柴油发动机发电、向牵引电动机供电的“电动”轨道车,也就是后来的电传动柴油机车。但一开始研制就遇上技术困难,由于用了哈利·沃德·伦纳德(Harry Ward Leonard)发明的直流发电机、电动机变速控制系统,导致柴油机和电动机协调性欠佳。至1914年,研制出现了重大技术突破,一位通用电气工程师赫尔曼·莱帕(Hermann Lemp)发明了一种可靠的直流电力控制系统并申报了专利。该控制系统将内燃发动机调节器与发电机和牵引电动机自动耦合,内燃电传动机车上就无需由第三者来人工调节发动机。这个系统的意义在于解决了电传动柴油机车的控制协调问题,并成为以后电传动柴油机车控制系统的始祖。
1917年,通用电气利用莱帕的控制系统,试制了一台实验性电力传动柴油机车,也是美国第一台电传动柴油机车。1923年,纽约市通过了考夫曼法案(Kaufman Act),禁止污染严重的蒸汽机车进入纽约市的范围。这项法案的目的是将纽约市内所有高运输量的铁路进行电气化改造,然而将低运输量地区的铁路电气化并不划算。为此纽约市向英格索兰公司(Ingersoll Rand)要求研制一种调车用柴油机车,即“Boxcab”,用了通用电气的发动机、牵引电动机及控制系统,机车功率220千瓦,并于1925年7月交付。这种机车的实际运用显示,在当时铁路电气化成本非常高的情况下,柴油机车是十分经济的选择。1920年代中期,美国鲍德温机车厂(Baldwin Locomotive Works)也设计生产了一种电传动柴油机车的原型车,用西屋电气公司(Westinghouse Electric)的电器设备,主要运用于难以运行蒸汽机车的路段,例如缺水、缺煤的地方。在这个时候,柴油机车进入实用阶段,其性能优势逐渐显现。1929年,加拿大国家铁路向西屋电气订购了两台柴油机车,成为北美首家将柴油机车运用于铁路干线的铁路公司。另一方面,柴油机车开始在调车机车范畴广泛使用,通用电气公司在1930年代生产了一系列小型调车柴油机车,西屋电气公司及鲍德温机车厂也在1929年开始生产调车柴油机车。但由于不久之后的经济大萧条,西屋电气后来停产机车,转而提供机车的电气部件。与传统的蒸汽机车相比,内燃机车动力强大,没有煤烟污染,而且维护要相对容易。在1930年代的北美大陆,电传动柴油机车迅速成为铁路干线上的主力,正式展开了由蒸汽机车到柴油机车的过度阶段,并出现了一些由单机功率900~1000千瓦柴油机车多节重联连挂组成的干线柴油机车,例如易安迪(EMD)于1939年研制成功的FT型柴油机车。
而在欧洲方面,德国的克劳斯-玛菲·威格曼公司、奥格斯堡-纽伦堡机械工厂股份公司和福伊特公司于1935年研制成功世界首台液力传动柴油机车——V140——并投入运用。这一类型的柴油机车较电传动机车结构简洁、重量轻,德国国家铁路(Deutsche Reichsbahn,DR)对这种机车的表现十分满意,自此液传柴油机车成为德国铁路干线的主型机车。
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柴油机车进入迅速发展的阶段。由于柴油机的性能和制造技术迅速提高,此外废气涡轮增压系统开始普及,柴油机车功率比二战前普遍提高了约50%。到了1950年代,柴油机车数量急骤增长,直流电力传动柴油机车和液力传动内燃机车呈现双线发展。1960年代,大功率硅整流器研制成功,并应用于铁路机车,出现了交—直流电力传动的内燃机车,功率水平进一步提高。随着电子技术的发展,联邦德国(西德)在11年试制出功率1840千瓦的交—直—交流电力传动柴油机车(Henschel-BBC DE2500),从而为柴油机车的技术发展提供了新的途径。
车的历史大约有多少年?
众所周知,中国民族机械工业的起点很低。尤其是第一次世界大战结束后,
大量的机械设备从国外进入中国市场,使中国机械工业发展速度极慢,机械设备的产量提高不快。1925年“五卅”惨案后,上海掀起罢工浪潮,提倡国货之呼声日强。是年江浙一带连年苦旱,支秉渊等人创办的新中工程公司,开始仿制成离心式抽水机、双筒双行式抽水机、滤水缸等多种排灌设备,以减轻灾民燃眉之急。1926年,在上海南洋大学举办了一届工业展览会。该会第三会场,为德商天利洋行及丹商罗森德洋行陈列的柴油机、抽水机、电动机等。支秉渊敢于与此一决高低,在天利洋行陈列品之前,设下自制8寸口径离心抽水机,同时开车抽水,以资比较。结果,新中的产品轻巧坚实,价格特别低廉,较之舶来品有过之无不及。令国人非常振奋,觉得国货能与洋货分庭抗礼很是扬眉吐气。 这一时期,民族工业在洋商和官僚资本的双重倾轧排挤下处境艰难,支秉渊克服种种困难,以坚韧的毅力和不怕失败的精神,领导设计仿制的内燃机品种有:3马力煤油机、6马力、8马力(冲灯式单缸)、10马力(单缸船用)、15马力(单缸)、16马力(冲灯式双缸)、20马力(双缸)、30马力(双缸)、36马力(双缸)、45马力(双缸)、54马力(三缸),75,90,100马力柴油机作为发电厂的照明及小型动力之用,为安亭以及萧山的永安电灯公司,嵊县的开明电灯公司,嘉定的南翔电灯公司……提供的引擎装机容量达200千瓦以上,约占上海民族机器工业售出用于电厂的引擎总装机容量的30%左右。
这时,支秉渊又敏锐看到:实用的狄塞尔(Diesel)柴油机是18年制成的,这种柴油机的热效率高于其它内燃机。但最初它的体积大,用于固定作业。20世纪初狄塞尔柴油机的应用日益广泛,20年代中国市场上的狄塞尔柴油机都是外国产品。支秉渊不甘心受人摆布,有志于填补国内空白,于1929年,仿制成36马力双缸狄塞尔柴油机,开中国制造这种柴油机之先河。
在铁路桥梁工程中的创举和成就
从第一次世界大战开始,中国关内(东三省除外)长期没有兴建铁路。当时已在修筑的铁路亦都中途停顿,铁路建设队伍几须重新建立。1933年,浙江省主办的杭江铁路开工,支秉渊深感此举为民族振兴之大计。受这种强烈的责任感驱使,以及新中公司发展的需要,他敢啃“硬骨头”——毅然承包了金华江和衢州东迹江两座大桥的钢梁工程,钢梁共计25孔,每孔长20米,尤其是金华江,12孔桥孔,有的在深水区,有的在浅水区,有的在滩上,架梁难度很大。支秉渊善于组织和发挥起重工人的经验,在缺乏实践技术和先进起重设备的情况下,经过多次周密勘察,突出一个巧字,研究出在20米长的承接梁上铺轨,用平车装载把整个钢梁送上桥墩。由于他在工作中善于探索,不断改进,最初安放一孔需10日,最后减至3日。冬季江中无水,支秉渊充分利用这一地利条件,打破常规,将13孔上承梁全部运至河中间滩地上拼装铆合,用独脚巴杆吊上桥墩,大获成功。初战告捷,使支秉渊信心大增,建桥的劲头更足了。
翌年,他率领一支精良的技工队伍开赴崇山峻岭安营扎寨,承包了浙赣铁路玉南段(自浙江江山通过江西玉山至南昌)信河、灵溪、沙溪三座桥梁的全部工程。信河桥的上部钢梁安装架设工程,是跨度20米的钢板梁.共10孔。支秉渊研究用新的运载工具;全长40米的承载梁。承载梁系用型钢构成的方型钢轨,事先在桥头拼装成整体后推向桥台,因长度可跨2孔桥,所以能向前推进而不致落空。承载梁在两个桥台上坐落后于上面铺设钢轨,即可将桥梁推向安装方位。然后经起重工具将桥梁顶高,让装载桥梁的平车退出并拆去钢轨枕木,将承载梁推向前方,使桥梁徐徐落在桥台位子上。此法改变了在河床或船上搭枕木架,把桥梁升上桥台的传统工艺,使桥梁与江中水情脱离关系,不受天时影响,既省时,又节约,且安全,系国内首创,亦可视为后来发展形成的架桥机的雏型和原理。
粤汉铁路株韶段樟河桥钢梁架设的施工方法,是支秉渊在桥梁工程史上的另一大创举。樟河桥位于湘粤边界,在湘东南宜章县境内。桥墩高40米,远望像一个烟囱,平时河床是干涸的,由于火车从半山腰通过,所以桥墩要高。支秉渊报价1万元,路局极为惊异,因为他们对该桥的预算是10万元。该局凌鸿勋局长特此询问支秉渊,支告以自已的施工方案,并称按此方法尚可盈利,结果使凌鸿勋大为赞赏。樟树桥共3孔,两头各有一孔20米的钢板梁,中间为一孔30米的桁梁。支秉渊定下办法,中间的方架梁在河中石滩下拼装,在桥墩上分左右安装两副双杆吊梁(A字把杆),把钢梁分二片从河底吊上桥墩。攀索栓在桥墩的顶帽上,准备将在粤汉路完成安装使命的40米装桥工具切断,安装在桥孔中间作为承载梁。照此,若不计装桥工具损失,安装费用不到5000元。
但本着精益求精的科学态度,支秉渊和工程师钱义余根据以往用巴杆在桥头两端吊起钢梁的经验,已经逐渐形成一个用钓鱼的方式将钢梁从空中引渡过去而下面不用承梁的想法。施工中,因为桥墩高,使用四档葫芦速度较慢,从钢梁离地到引上桥墩的整个起吊过程,需耗费13小时。于是,支秉渊决定实施新构想空渡,并作试验。将已运到桥头的40米装桥工具当作钢梁,从对面桥墩上扎上巴杆,模拟性地拖出桥头,引向对面桥墩。试验表明很平稳,复将它拖回原地,结果空渡获得成功。后来,粤汉铁路南萍段的钢板梁架设,基本都按此法进行,均进度超前,路局十分满意。钢梁凭空渡过桥墩的架桥新法,后在中国桥工界广为传播。
赣江大桥为支秉渊精心所造桥梁中的最大一项工程。其架梁施工工艺用浮运法。浮运法安装桥梁,曾在1935年开工的钱塘江大桥工程中得到应用。此桥由茅以升设计,洋商承包建造。支秉渊建赣江大桥用浮运法架梁,是在钱塘江大桥施工之后,加以发展而成。钱塘江的浮运工具为底平且面亦平的方船二艘,用四具千斤顶在钢梁四角同时举高的方法升上钢梁。支秉渊则用二艘两头高起6米的平底船,因袭潜水艇的原理,将水注入舱内,利用排水船体升高的方法将钢梁举高,其效率及速度均超过钱塘江桥工程的浮运法。赣江桥钢梁的浮运,开始亦用二艘拖轮拖带方船,后因风大危险,改为在拖船上安装绞车,定位下锚后以钢丝绳连接方船,徐徐牵引到位。这是支秉渊一贯善于因地制宜,别出心裁的又一例证。
领导研制中国第一台柴油汽车发动机和煤气汽车发动机
1931年6月,沈阳民生工厂自制部分零部件,利用一些进口关键零部件,制成一辆卡车。此外,30年代初中国仅有利用进口发动机、底盘等组装汽车的尝试。发动机是汽车的关键部分,最初的汽车发动机多是汽油机,20年代后期出现了高速柴油汽车发动机(转速超过每分钟1000转)。由于柴油较汽油价廉,用柴油汽车较汽油汽车经济。在制造柴油机过程中,支秉渊产生了试制柴油汽车发动机的想法,他曾多次在外国汽车面前驻足沉思,留连忘返。由于制造这种发动机难度大,成本高,技术上无把握,在一般人看来得不偿失。但支秉渊却决心在技术上创造佳绩,甚至在试制过程中连失败的念头都未曾有过,足见是如何自信了。大约在1935年,支秉渊买了辆英国Commer牌卡车,在自己原来研究的基础上,委托工程师陆景云主持仿制该车的Perkins牌发动机。Perkins牌发动机为狄塞尔高速柴油机,功率为35马力,额定转速达2200转/分。当时它的转速是非常高的了,国内未曾试制过。支秉渊、陆景云得到的有关资料仅有一份使用说明书,其上仅有若干外型照片及简单说明。在支秉渊和魏如的精心组织下,陆景云等人经过简单的试用观察之后,将发动机拆开、逐步分析,并由支少眉、闵根荣等测绘。根据发动机结构紧凑、复杂等特点,陆景云构思各种技术方案。在构造原理方面基本上按样机测绘;在材料方面只好自己选定材料种类;在加工工艺方面也必须自己重新设计。根据参考书,陆景云得知了世界上高速柴油汽车发动机的曲轴、连杆、活塞等零件的材料种类,以及缸体材料的要求。
在缸体、缸盖等铸件方面,为了能在上海当时条件下获得最好金相组织,支秉渊通过代理商从国外进口了铁镍合金颗粒,使其熔入含矽含碳量较低的铁水中,容易促进珠光体的形成,改善铸铁的显微结构和性能,冶炼出了低镍合金铸铁,经检验分析认为金相组织(细密的珠光体)和强度符合要求,从而铸出了结构复杂,尺寸准确的气缸体、气缸盖。
除了铸件,发动机的多数零件是钢件。当时国内一般机器厂所用钢材绝大多数为普通碳钢,没有用合金钢的经验。按有关参考资料,根据零件的不同性能要求,支秉渊向洋行选购必要的合金钢。为了提高加工精度,支秉渊等人取了两项措施:一是在图纸上加注尺寸配合公差;二是每个零件分别制订加工工艺,这种先进的做法在当时中国机器厂中是不多见的。
曲轴是发动机的重要零件,新中因无合用的锻压设备而不能锻造。支秉渊等人在无奈之下,动足脑筋,只好用尺寸较大的方型低镍合金钢锯成坯料,再用机床切削成形,方钢锯下的余料经切削制成连杆。他还在上海市场上购买了部分附件,如德国造的高压油泵的喷油嘴、英国造的凸轮轴传动链和张紧装置,以及活塞环,风扇皮带等等。到1936年大部分零件已完成,1937年春发动机装配完成,这是中国第一部自制的高速柴油汽车发动机。被安装在那辆Commer牌卡车上,由支秉渊亲自驾驶着向市公用局报告试车成功。后来,新中内迁时在上海市内运输过程中,装着自制发动机的Commer牌卡车发挥了作用。
“八·一三”上海抗战的次日,陆景云决定向支秉渊请长,从军抗口。支秉渊积极响应委员会等部门组织的内迁,率领新中员工历经艰辛,将上千吨器材迁往武汉。武汉告急以后,新中继迁长沙以及祁阳。长沙离武汉不足千里,且无险可守,若武汉失守,长沙即成为前线城市,从战争角度看在长沙设厂似无必要,甚至极不明智。而支秉渊在长沙设立分厂的根本目的,便是为了早日实现制造较大马力汽车发动机的夙愿。他对制造技术复杂的内燃机,可谓念念不忘。长沙黄土岭新建的新中公司制造分厂于1938年开工,支秉渊便复请陆景云回厂主持试制发动机。因战事紧张,杜聿明最初不准陆离职。后经支秉渊亲赴湘潭向杜聿明面陈理由,杜才批准陆回新中以支持支秉渊的爱国之举。
由于经济部官员出面,杜聿明的二百师将一辆已报废不能运行的德国卡车赠送给支秉渊。其发动机为M.A.N牌狄塞尔高速柴油机,功率为65马力,额定转速为1800转/分钟。支秉渊决定仿制这种发动机,在没有任何有关资料的情况下组织测绘。陆景云到厂后,支秉渊又将李培金、褚应鎏,喇华琨等技术人员集中到长沙,全面展开仿制。M.A.N发动机比Perkins发动机体积大,结构较简单,陆景云等人觉得试制更有把握。于是,支秉渊不顾敌机轰炸的严重威胁,决定建立批量生产线。
战时后方冶金工业仍落后,钢材供应远不及上海方便,条件非常艰苦。支秉渊四处奔波,多方打听供应渠道,终于想到向铁道部门购买被日本飞机炸坏的机车的废件作为原材料。当时估计机车主动轴是好钢材(可能是合金钢)制的,就用它来制曲轴,用轮箍制连杆,用钢轨制一般钢件。没有较大的锻压设备和合用的磨床,制曲轴时先将车轴锻偏,然后在机床上切削成型,最后再精车和研磨。在自炼铸铁过程中,找不到进口的铁镍合金颗粒,就以镍币为添加料,与铸铁、废钢同在化铁炉内熔炼,炼得低镍合金铸铁。由于支秉渊,陆景云等人有战前经验,新中顺利铸成气缸体、缸盖,用废飞机零件铸成了活塞。另外如油泵、喷嘴及飞轮锻坯,由支秉渊去香港购买。由于粤汉铁路运输已不正常,他就亲自押运,从香港用民船运到广西钦州、防城一带上岸,再用人力经数百里挑到南宁,再经公路长途运输到厂,长沙大火后,新中厂又迁到祁阳,其路线非常之曲折。1943年11月中国工程师学会在桂林召开学会期间,颇多会员远道到祁阳参观新中公司,当时重庆国民经济部长翁文灏亦特地前来视察。看到新中公司与同业和中国银行合办民生炼铁厂、炼钢厂,因炼钢电炉需要炭棒又与广西化工厂合办中华炭精厂,又因需煤日增与联资公司合组七里桥煤矿公司,又向建湘面粉厂投资,新中所发电力,供应邻厂日新电池厂及建兴器材厂,使祁阳小邑俨然成为一个工业基地,是抗战时期自给自足的一个非常可贵的奇迹。翁感到非常高兴,对支秉渊的爱国之举、强烈的创业进取精神和出色才干倍加赞赏。
M.A.N发动机试制工作从1938年夏季在长沙开始,秋季转到祁阳。到1939年存,零件加工陆续完成,开始装配。同年6月,65马力柴油汽车发动机在新中祁阳制造厂制成,装在原来的已修复的旧汽车上,试用成功。
1939年夏,去香港购买附件更加困难。太平洋战争爆发后,德国附件和原料供应中断,新中无法批量生产柴油机。另外,战时柴油成了十分紧张的战略物资,柴油发动机因缺油而几乎停用。支秉渊审时度势,考虑到后方生产煤炭,在M.A.N发动机仿制成功之前就着手把它改型为煤气机。这主要是把油泵换成高压线圈和分电盘,加装冷型火花塞(进口的)、煤气进气管、煤气控制阀,配制煤气发生炉,史改缸径、缸套’缸盖、气门、压缩比、活塞等。材料也有某些变更,如活塞由铝合金改成了低镍合金铸铁,飞轮由锻件变成铸件。为了以后容易造柴油机,煤气机与M.A.N型柴油机大部分零件可以通用。1939年6月以后新中开始试制煤气机,翌年初试车成功。该煤气机功率为45马力,额定转速1500转/分钟,可与发电机匹配。支秉渊以月产30部煤气机为目标,最初月产3部,后来达到月产6部。这种发动机在后方很受欢迎,被用于发电或驱动小型船舶。支秉渊下令将它和煤气发生炉装在一辆卡车上。1942年他和司机驾驶这辆汽车从祁阳出发,经湖南、广西、贵州的崎岖山路,成功地驶抵重庆,开创了国产煤气发动机驱动汽车的历史,成为中国近代机械史上的一件要事。当时重庆《大公报》发表文章将支秉渊喻为“中国的福特”。1943年支秉渊自行设计并试制成功一辆国产汽车曾行驶于湖南黎家坪至祁阳之间,后因日军侵占祁阳而受破坏,现只保留下照片。
1943年冬,中国工程师学会为表彰支秉渊领导制造内燃机的开创性成就,在桂林决定授与他金质奖章荣誉。他成为继侯德榜、凌鸿勋、茅以升、孙越崎之后第五个获得这项中国工程技术界最高荣誊的人。
中华人民共和国建立前后的科技成就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工业千疮百孔,百废待兴。支秉渊从美国考察回来后,出任中国农业机械公司总经理兼总工程师。基于强烈的振兴民族工业的愿望,并根据联合国救济委员会的构想,他制订了一个在中国各大省市建立18家分厂,在各县设立3000所铁工铺的宏大。但后来终因不合美国顾问的意图而愤然辞去总经理之职,改任中农公司下属的吴淞制造厂(现上海柴油机厂)厂长,此也付之东流了。虽遭此重大挫折,支秉渊实现“实业救国”的夙愿仍矢志不变。在他的领导设计下,该厂于1948年3月试造出第一批汽油机,原设计5马力,实际达到5.5匹马力,因此称5匹半汽油机,当年就生产了50台,用它同二次世界大战“救济物资”中,美国制造的水泵配套,作为农业排灌机械的动力。同年该厂还基本完成了年产3000台5匹半汽油机所需的工艺装备。 人民信任支秉渊,调他到华东工业部任机械处处长,领导整理各种机器工厂的资产,重新分配任务,恢复生产。1950年5月,中央决定投资3.75亿公斤小米(折合人民币6075万元)兴建新中国第一座重型机器厂,由中国工程技术人员自己设计。这是中国工业史上的一大创举,曾轰动上海知识界并引起国际上的注目。支秉渊立即响应,以他在上海知识界的威望,不辞辛苦地走门串户,满腔热情地宣传动员。在他的慷慨陈词和细致入微的说服下,一些专家名流很快消除了对***尚持的视望态度,有的嫌太原风沙大,生活条件差,还有的对能否建成这么大的重机厂信心不足等种种顾虑,纷纷投入到设计队伍中来,还聘到56名技职人员和30多名技术工人。支秉渊被任命为中央重工业部重型机器厂筹备处副主任(后为太原重型机器厂副厂长兼总工程师)兼太原工程处处长、上海事务所主任。在他的主持下,有支少炎、杨廷宝、罗士瑜等40多位上海各企业的知名工程师、大学教授,怀着对发展祖国工业建设的高度责任感,利用岗位工作之外的时间,充分发挥其积极性和创造性,克服了许多困难,只用了40天时间就完成了规划文件。支秉渊意气风发地打着上海事务所赠送的“唯我先锋”锦旗,率领一个考察小组,来到山西的太原、榆次、太谷等地进行地势考察,选定厂址。1950年10月4日,建国二周年的礼炮余音里,又响起了太原重型机器厂正式破上动工兴建的喜庆鞭炮声。它的高速建成和投产,凝聚着支秉渊等专家的高度智慧和辛勤洒下的汗水,为中国独立自主建设大型企业闯出了一条新路。 1954年,支秉渊被调往沈阳矿山机器厂任副厂长兼总工程师。这个“大人物”是这样平易近人——他平时吃住在厂里,经常在空余时间下车间了解情况研究问题。对于矿山机械,他一往情深,深谋远虑地构划出一副沈矿厂发展前景蓝图。消化、转化了一批苏联技术,增加了工厂主要产品品种。其中有许多技术要求较高的新产品,如鼓型过滤器、除尘搅拌机,螺旋分级机和板状给矿机等,在支秉渊的领导设计下相继问世。还有许多产品创造了中国首占产品记录,如φ2800×60000圆筒混合机,带宽650毫米电动卸料机,带宽650毫米电动漏砂机,CKP11型链式刮板运输机,直径2000毫米圆盘给矿机,FW——24型浮游选矿机,BK振动筛和Bro振动筛。BGN——15.BGN——24型周边传动式浓缩机,无活塞鲍姆式洗煤机等。其中带宽1000毫米的带式磁选机的试制成功,为中国金属选矿提供了新的先进技术装备。还有试制成功中国第一台桅杆起重机,1955年被选送到莱比锡工业展览会展出,赢得了国际上的好评。这众多新产品,和支秉渊培养锻炼出来的一支设计、开发选矿设备的工程技术队伍一起锦上添花,使沈矿厂充满了勃勃生机,为发展国民经济作出了应有贡献。
值得一提的是,1954年,中国机械行业开始搞标准化,支秉渊马上在沈矿厂成立了标准化科,并多次阐述它的重要性,使一些同志积极投入到此项工作中去。在他的领导下仅用了4年时间就搞了七百多个标准,在中国机械行业中最早制定统一的技术标准。他还是沈阳机械学会的成立发起人之一。
支秉渊65岁时调到北京,任原第一机械工业部起重运输机械研究所副所长兼总工程师。为了减轻工人劳动强度,提高搬运作业机械化水平,他认真研究分析国外科技发展动态,不辞劳苦地登山下矿,考察工厂、车站、港口、码头,同技术人员和工人群众呈起讨论问题,研究方案,解决技术难题,为发展中国起重运输机械新技术、新产品作出了贡献。另外,他对科研工作不重视经济效益,很早就表现出忧虑,倡议实行研究课题有偿合同制。
1966年支秉渊患心脏病、胆结石等多种疾病,经两次大手术,身带残疾。“文化大革命”中受到陷害,11年8月25日病逝于河南省信阳市,终年74岁。19年2月,原一机部为支秉渊平反,移灵至北京八宝山革命公墓。遵照支秉渊的遗愿,夫人黄景卿及子女,将其薪金积蓄5万元,赠给中国机械工程学会。
世界汽车历史
1766年 英国发明家瓦特(1736--1819)改进了蒸汽机,拉开了第一次工业革命的序幕。 1769年 法国陆军工程师古诺(1725--1804)制造出第一辆蒸汽机驱动的汽车. 由于试车时转向系统失灵,撞到般圣奴兵工厂的墙壁上粉身碎骨,这是世界上第一起机动车事故。 1771年 古诺改进了蒸汽汽车,时速可达9.5千米,牵引4-5吨的货物。 1794年 英国人斯垂特首次提出把燃料和空气混合制成混合气体以供燃烧的构想。 1796年 意大利科学家沃尔兹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台蓄电池,这项发明为<汽车的诞生和发展带来了历史性的转折。 1801年 法国人勒本提出煤气机原理。 1803年 法国工程师特利维柯(1771-1833)用新型高压蒸汽机,可乘坐8人,在行驶中平均时速13km,从此,用蒸汽机驱动的汽车开始在实际中应用。 <br> 1827年 英国嘉内公爵(1793--1873)制造的蒸汽汽车成为世界上第一辆正式运营的蒸汽公共汽车。可载客18人,平均时速19km。 <br> 1838年 英国发明家亨纳特发明了世界第一台内燃机点火装置,该项发明被世人称之为“世界汽车发展史上的一场革命”。 <br> 1842年 美国人古德发明了硬橡胶轮胎,该轮胎是实心的,行驶中颠簸很厉害。 <br> 1858年 法国工程师洛纳因发明了世界上第一只用陶瓷绝缘制成的电点火火花塞。 <br> 1859年 法国著名物理学家发明了铅酸蓄电池,为 汽车的用电创造了条件,被称之为“意义深远的发明”。 1860年 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制成了第一部用电火花点燃煤气的煤气机。 <br> 1862年 法国电器工程师莱诺研制出二冲程内燃机。其他人开始研究四冲程发动机。 <br> 1867年 德国工程师奥托(1832--1891)研制成功世界上第一台往复活塞式四冲程煤气发动机。 <br> 1876年 奥托制成了单缸卧式、压缩比为2.5的3千瓦煤气机。 <br> 1886年 ①1月29日,德国曼海姆专利局批准卡尔·本茨为其在1885年研制成功的三轮汽车申请的专利,这一天被大多数人称为现代汽车诞生日。②德国人哥德利普·戴姆勒制成世界上第一辆四轮汽车。③奥托宣布放弃自己所获得的四冲程发动机专利,任何人都可根据需要随意制作。 <br> 1887年 ①卡尔·本茨将他的第一辆汽车卖给了法国人埃米尔·罗杰斯,这是世界上第一辆现代汽车的销售。②卡尔·本茨成立了世界上第一家汽车制造公司--奔驰汽车公司。 1888年 ①法国标致公司成立②英国人邓禄普发明充气轮胎。 <br> 1889年 ①戴姆勒在他的汽车上用装有滑动小齿轮的4速齿轮传动装置。 ②6月9日,戴姆勒的V型发动机在德国获得专利,后来卡尔·奔驰在自己的汽车上用了这种类型的发动机,并付给戴姆勒3.7万马克专利费。③法国人标致研制成功齿轮变速器和差速装置。 <br> 1890年 ①戴姆勒成立公司。 ②美国人奥兹成立汽油发动机生产厂。 <br> 1891年 ①美国芝加哥研制出第一辆电动汽车。②法国人潘赫德和莱瓦索尔用发动机前置、后轮驱动的结构型式,并设计了专用底盘。这一结构奠定了汽车传动的基本型式,在相当长的时间内被全世界广泛仿效。 <br> 1892年 美国人杜里埃发明喉管型喷雾化油器。 <br> 1893年 ①德国人狄塞尔在其论文《转动式热机原理和结构》中,首次论述了柴油发动机原理。②法国巴黎开始实行车辆登记、使用车牌并发放驾驶证。③杜里埃研制出美国历史上的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 1894年 ①狄塞尔展出他的第一台商品型柴油发动机。②法国人米其林兄弟发明充气式橡胶轮胎。③奔驰公司生产了135辆维多利亚牌汽车,并用了米其林发明的可拆卸式充气轮胎。 <br> 1895年 ①世界上第一本汽车杂志《时代》在美国出版发行。②法国人莱瓦索尔研制出用手操纵的齿轮变速传动装置。 ③美国首次举行汽车比赛,获得冠军者用9小时跑完50英里(80.45千米)的路程。<br> 1896年 ①亨利·福特研制成功2缸4轮汽车。②美国出版物中首次使用“汽车”(Automobile)单词。 ③美国人将油灯用于汽车照明。④英国人首次使用石棉制动片。 <br> ⑤德国首次使用汽车计程表。 ⑥伦敦首次举办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了小轿车、客货两用车和电动汽车。⑦标致公司成立。 ⑧德国人杜茨成为经营出租汽车的鼻祖。 ⑨日本进口首辆汽车。 18年 ①奥兹在美国密执安州的兰辛市创办了“奥兹汽车厂”。 ②美国举办首次汽车刊物展览(5月13日)。 ③英国兰切斯特牌汽车用了高压润滑系统,发明人由此而获得专利。 ④美国首次实行汽车保险,鲁密斯对其生产的单缸汽车按0.75%的费率进行了财产保险。 ⑤英国成立了世界上最早的汽车协会——汽车俱乐部,即现在的R.A.C前身。 ⑥狄塞尔制成压缩点火式1.1千瓦柴油发动机,热效率高达26%。令世界为之震惊。 ⑦英国人乔治·史密斯成为第一个酒后开车被判有罪的人。 <br> 1898年 ①美国人富兰克林研制出顶置气门4缸风冷式发动机。②第一辆公共汽车问世。③转子发动机问世。 ④法国人雷诺将万向节首先用于汽车传动,并发明伞齿轮式主减速器传动装置,取代了链条传动。 ⑤雷诺公司成立。⑥英国人制成柴油发动机汽车。 <br> 1899年 ①第一辆菲亚特汽车问世。②带有整体水箱的的蜂窝式散热器、分档变速器和脚踏式加速器首先由戴姆勒应用。 ③纽约成立全美第一家汽车修理厂。④德国人西韦尔成为第一位死于的汽车司机。 </p> 1900年 ①美国奥兹牌汽车投产。②威廉·麦金莱(18-1901年间任美国第25届总统)成为第一个乘坐汽车的。③德国制造出第一辆装甲车。 ④全金属车身问世。⑤德国人保时捷研制出带曲面挡风板的汽车。⑥奔驰公司以钢材代替木材制作车架。 <br> ⑦倾斜式圆形方向盘首次在德国使用。⑧纽约颁发第一份汽车驾驶执照,称“工程师证书”。 <br> 1901年 ①位于底特律的奥兹汽车厂发生火灾,恢复生产后用由各分散车间转包零件加工和装配的生产组织方式。后来这些车间相继独立,使底特律发展成为了汽车城。②纽约开始发放汽车牌照(带号码的铝制圆盘)。③德国波许公司发明高压磁电机点火装置。④奥兹莫比尔汽车首先使用转速表。⑤低压磁电机点火系统被戴姆勒公司用。 <br> ⑥中国进口第一辆汽车。<br> 1902年 ①卡迪拉克汽车公司成立。②盘式制动器专利被英国人获得。③鼓式制动器专利由法国人雷诺获得。④后桥独立式悬架被法国人装于赛车。⑤磨擦式减震器在英国使用。⑥用两个前轮的转动代替轴的转动的艾利奥特转向原理开始应用。⑦美国汽车协会在芝加哥成立。 <br> 1903年 ①福特汽车公司成立。②法国研制出第一台V型发动机。③伦敦出现出租汽车。④美国古德伊尔轮胎公司获无内胎轮胎专利。⑤英国生产全钢车身的轿车。⑥“交通安全之父”伊诺出版《驾车的规则》一书。⑦美国波士顿警察最先购买汽车执行警务。 <br> 1904年 ①气压制动系统开始用。②卡迪拉克汽车装用防盗点火系统。③美国研制出防刺漏式轮胎。④英国希思发明液压制动系统。 <br> 1905年 ①法国研制出封闭式驱动桥。②法国研制出轮胎压力计。③美国汽车工程师协会(SAE)成立。<br> 1906年 ①带弹簧的保险杠问世。②前轮制动器在德国问世。③别克公司将蓄电池作为轿车的标准配备。④法国勒芒举办首次汽车大奖赛。⑤扭力杆式减震器问世。 <br> 1907年 ①劳斯莱斯公司开始生产“幻影”牌旅行车。②美国汽车制造商协会公布汽车功率计算公式,该公式后来被一些国家作为汽车征税的依据。③法国用乙炔车灯。 <br> ④日本制造出第一辆汽油发动机汽车。<br> 1908年 ①卡迪拉克公司因生产可互换零件的汽车而获得英国汽车俱乐部颁发的杜瓦奖。②福特“T”型车问世,福特流水式生产线建成,开始了崭新的汽车生产方式。 <br> ③杜兰特创办通用汽车公司。④轮胎刻纹机在美国问世。⑤电喇叭被美国人在汽车上应用。 <br> 1909年 ①美国印第纳州建成第一条高速赛车道,这是印地赛车的起源。②卡迪拉克公司并于通用。<br> 1910年 美国出现消防车。 <br> 1911年 ①美国底特律市的公路上首次标出中心线。②美国举行500英里汽车赛,获胜者的汽车上首次安装了后视镜。③德车卡门提出流线型概念。④法国人标致设计出4轮制动器。⑤电灯被美国人用于汽车照明。⑥汽车股票在纽约上市。 <br> 1912年 ①自动起动器在卡迪拉克汽车上被首次装用。②双凸轮顶置式发动机在瑞士问世。③别克V12型发动机用了铝制活塞。④轮胎材料中加炭黑可以提高耐磨性的实验获得成功。 <br> 1913年 ①四门桥车问世。②曲面风挡玻璃问世。③汽车前大灯被置于挡泥板上。 <br> ④汽车销售首次用分期付款。⑤第一个加油站建成。<br> 1914年 ①全钢车身的道奇牌客车问世。②底特律出现第一个管理交通的停止信号灯。③云母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英国问世。④英国生产双层客车。<br> 1915年 ①可拆卸式轮辋代替了嵌入式轮辋。②箱型车身的“T”型车问世。<br> 1916年 ①倾斜式挡风玻璃流行,手动刮水器被装于汽车。②美国人开始使用停车灯。③英国最后一批“皮尔逊-考克斯”牌蒸汽汽车停产。 <br> 1917年 林肯汽车公司成立。 <br> 1918年 ①美国登记客车数超过500万辆。②美国人麦克姆·罗西德制成四轮液压制动器并获专利。③雪佛兰与通用公司合并。④英籍德国人阿克曼申请平行连杆式转向机构专利,后来法国人琼特将其改为梯形连杆式。 <br> 1919年 ①福特公司客车产量达75万辆,超过美国客车产量的1/3。②高效制动器装车使用。 1920年 ①日本成立东洋汽车工业公司。②美国修筑了全长为191千米的高速公路。 <br> ③雪铁龙和蓝旗公司开始用钢板冲压盘式车轮。④通用公司在车内安装顶灯。⑤林肯牌汽车问世。 <br> 1921年 ①林肯汽车将转向信号装置列为标准配备。②福特汽车产量占美国总产量的55.45%。③镀镍技术被应用于散热器和车灯。 ④四乙基铅在汽油中具有抗爆作用被发现。 ⑤底特律设计出同步交通信号灯和高出地面的安全平台。⑥第一家汽车饭店开张。⑦可调式汽车座椅问世。 <br> 1922年 ①空气滤清器、油量指示器被应用于汽车。②蓝旗汽车用了V6型发动机和四轮独立悬挂装置。 ③橡胶悬挂装置在美国问世。 ④专门研究交通工程、车辆管理等问题的“伊诺交通基金会”成立。 <br> 1923年 ①戴姆勒公司发明自动喷漆装置。②奔驰公司生产出第一辆柴油载货车。 <br> ③福特公司年产汽车200万辆。④菲亚特公司推出调式方向盘。⑤法国勒芒首次举行24小时汽车车赛。 <br> 1924年 ①杜邦公司推出新型快干漆。②美国每7人拥有一辆汽车。③富兰克林研制出离合器中的减震装置。④莫来石瓷质绝缘体的火花塞在美国问世。⑤波许公司开始生产电动刮水器。⑥第一条收费公路在意大利通车。⑦双丝式前大灯问世。 <br> 1925年 ①奥兹莫比尔5座汽车问世。②本年度供给用户的汽车附属装置有:千斤顶、停车信号灯、水箱锁盖、行李架、反光镜、烟灰盒、点烟器和温度计等。③克莱斯勒公司成立。 <br> 1926年 ①奔驰与戴姆勒公司合并,开始生产梅谢苔丝——奔驰牌汽车。 ②美国研制出汽油辛烷值测定表,使汽油的抗爆性有了衡量标准。 ③驱动桥高度降低及双曲线齿轮的用使汽车重心得以降低。 ④通用公司将汽车大灯变光开关由方向盘移到了地板上,改用脚操纵。 ⑤通用公司成立车身外形画室。 ⑥卡迪拉克公司使用防碎玻璃。 <br> 1927年 ①真空自动增压器问世。②通过用在钢制部件中充填毛织物和射流消声的方法使汽车得以消音。 ③第27届国际汽车博览会展出的汽车表明了轿车发展的趋势:空气滤清器、汽油滤清器、机油滤清器、曲轴箱换气装置和后视镜被纷纷用。 ④“T”型车停产,累计生产15007033辆,它为美国汽车的</B>普及做出了杰出的贡献。⑤液力制动器问世。<br> 1928年 ①福特“A”型车取代了风糜全球的“T”型车。②通用公司推出带有各种豪华饰物的雪佛兰6缸发动机汽车,得到用户好评。③同步变速器用于卡迪拉克汽车。④“宝马”牌汽车问世。 <br> 1929年 ①亨利·福特汽车博物馆对外开放。②汽车尾灯开始安装。③美国将收音机作为汽车的选用品。 ④“汽车之父”卡尔·奔驰去世。 <br> 1930年 ①超低压轮胎问世,提高了汽车在松软路面行驶的性能。②镀锡活塞问世。 <br> ③戴姆勒公司将液力耦合器用于汽车,改变了传统的机械传动方式。 <br> 1931年 ①用独立悬架的汽车问世。②通用公司确立第一大汽车生产公司地位。 <br> ③离心式、真空式点火提前角自动调节装置由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成功。1932年 圆环形挡泥板被用。 <br> 1933年 ①丰田自动织布机厂成立汽车部,该部后来独立为丰田汽车公司。②日产汽车公司的前身塞米股份有限公司成立。③非贯通式汽车通风系统研制成功。 ④汽车停放收费计数器问世。 <br> 1934年 ①克莱斯勒“气流”牌客车问世,该车率先用了流线型车身,属于甲壳虫车身的一类。②雪铁龙前轮驱动汽车问世。 ③半自动变速器问世。 <br> 1935年 ①全球汽车保有量达3500万辆。②手动按扭式齿轮变速器问世。③德国西门子公司开始生产氧化铝瓷质绝缘体火花塞。④美洲虎高级轿车问世。 <br> 1936年 ①由刚制扭力杆和双管路紧急制动系统组成的新型安全装置问世。②日本三菱公司开始生产汽车。③最先装用柴油发动机的奔驰260D型小汽车问世。 <br> 1937年 ①丰田汽车公司在立。②五十铃汽车公司成立。③“普利茅茨”牌汽车开始用安全玻璃。 ④福特推出V8型汽车。 ⑤大众公司成立,甲虫型汽车问世. 1938年 ①空调装置被美国人用于汽车。②人们对汽车升力现象开始注意。 1939年 ①美国汽车产量达到750万辆。②奥兹莫比尔汽车用了液压-机械联合传动系统。 1940年 ①克莱斯勒公司研制出安全轮辋,它可保证轮胎被刺穿后不脱离轮辋。②封闭式汽车前大灯问世。<br> 1941年 ①四速半自动变速器及液压联轴器由克莱斯勒公司研制成功。②四轮吉普车在美国问世。<br> 1942年 ①因“二战”需要,美国军车产量超过民用车。②水陆两用坦克问世。 <br> 1943年 通用公司大量生产航空发动机。 <br> 1944年 ①通用公司生产水陆两用汽车。②美国向前苏联提供34.5万辆汽车,以支援其抗击德国法西斯。 <br> 1945年 通用公司工人大罢工。 <br> 1946年 ①后置发动机客车问世。 ②全钢客货两用车问世。③米西林公司研制出子午线轮胎。 ④轿车首次装用无线电话。 <br> 1947年 ①“汽车大王”亨利·福特去世。 ②日本生产战后第一批“达特桑”牌汽车。③法拉利牌汽车问世。 <br> 1948年 ①本田公司成立。②曲面挡风玻璃问世。③无内胎式轮胎问世。④奔驰轿车首次装用电动车窗。 <br> 1949年 ①克莱斯勒汽车用点火钥匙起动。②福特公司推出V8船型轿车。 <br> 1950年 ①英国人获蝶式制动器专利。②英国陆虎公司推出世界上第一台用燃气涡轮发动机的汽车。 ③本年度汽车产量为1057万辆,首次超过1000万辆。④第一台直喷式柴油机问世。⑤国际汽车联合会成立,规范的汽车比赛自此开始。 <br> 1951年 克莱斯勒公司推出具有半球形燃烧室的V8S发动机。 <br> 1952年 ①美国通用公司推出“别克”牌小轿车,该车成为鱼型车身的代表。②转向助力器装车使用。③美国人开始用座椅安全带。 <br> 1953年 ①玻璃纤维薄板加钢筋构成的车身问世。②福特公司第4000万辆汽车下线。 <br> ③美国人戴纳·富勒创造了264千米/小时的地面行驶记录,该记录一直保持了18年。④通用公司累计生产5000多万辆汽车。 ⑤美洲虎汽车装用蝶式制动器。 ⑥晶体管被应用于汽车点火系。 <br> 1954年 ①三角转子式发动机问世。②燃油喷射式发动机问世。 <br> 1955年 ①福特“雷鸟”牌两座位汽车问世,这是最能代表美国个人用车的第一种车型。②福特公司创造了日产汽车10877辆的世界记录。 ③丰田公司推出“”牌汽车。 ④电控门锁问世。 <br> 1956年 ①中国第一汽车制造厂成立,“解放”牌汽车问世。②四大灯照明系统被用。 <br> 1957年 ①林肯-大陆汽车用组合车身。②带冷却片的制动毂问世。 <br> 1958年 ①日本富士公司研制出“速波360”型汽车。②无级变速器问世。③日本公司首次向美国出口汽车。 <br> 1959年 ①英国推出的“迷你”牌小型汽车,该车用前轮驱动和横置式发动机。②丰田公司在美国设厂,就地生产,就地销售。③奔驰公司首次进行汽车碰撞和翻滚试验。④控制污染的曲轴箱通气阀研制成功。 <br> 1960年 ①卡迪拉克推出“一次性底盘润滑油”。②“雷鸟”牌轿车用外摆式转向轮。③克莱斯勒公司制成实用型汽车交流发电机。 <br> 1961年 ①奔驰汽车用了带前后司服——助推装置的盘式制动器。②合成橡胶轮胎问世,其寿命比普通橡胶轮胎提高一倍以上。 <br> 1962年 ①聚酯树酯轮胎线研制成功。②丰田公司推广“看板”作业方式,后被世界各国企业界所仿效。③法国研制出碘钨汽车前灯。 <br> 1963年 ①内部带有备胎的轮胎问世,该轮胎能在外胎爆裂以后,利用备胎继续行驶160千米以上。 ②全球汽车年产量超过2000万辆,达到2038万辆。③本田汽车问世。④楔型汽车问世。 <br> 1964年 ①旁蒂克“强力”牌轿车开创了用涡轮发动机的新时代。②福特公司用计算机设计新车型。③自动变速箱上的选择按扭按照“倒车-空档-驱动-低速-高速”的顺序实现了标准化。④福特公司开始用电控喷漆新工艺。 ⑤半球形燃烧室问世。 <br> 1965年 ①美国颁布《机动车辆安全法规》、《净化空气法案》。②美国汽车厂商仍傲视群雄,美、日、德三国汽车年产量分别为1112万辆、187万辆、298万辆。 <br> 1966年 ①美国用可折叠式方向盘。②英国人设计出车内空气排出系统,该方式后来被普遍用。 <br> 1967年 ①通用公司推出使点火钥匙与报警器相配合的防盗装置。②隐蔽式挡风玻璃刮水器开始流行。③通用公司累计生产了1亿辆汽车。 ④韩国成立现代汽车公司。 <br> 1968年 ①废气排出控制系统成为各种汽车上的标准设备。②美国累计生产了2.5亿辆汽车。③丰田公司年产量达到100万辆。 1969年 奥迪轿车获瓦尔德汽车外形奖。 世界汽车百年历史 10年 ①奔驰公司研制出模拟防抱死制动系统。②丰田公司建成多用汽车风洞。 <br> ③艾柯卡出任福特公司总经理。④日本成为世界第二大汽车生产国。 <br> 11年 ①德国保时捷公司生产的“月球漫游者”被美国“阿波罗1号”宇宙飞船送往月球执行任务,创造了汽车在外星行驶的奇迹。②雪佛兰公司推出全铝发动机。 < ③日本本田公司研制出复合涡流控制燃烧式发动机(CVCC),该机装有催化式排气净化器,其排气净化水平达到美国15年开始实施的《净化空气法案》标准。 ④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3000万辆大关,达到3343万辆。⑤奥迪公司被大众公司兼并。 12年 ①甲壳虫汽车累计产量超过1500多万辆,打破了福特“T”型车所保持的单一型累计产量最高的世界记录。 ②韩国成立大宇公司。<br> 13年 ①美国规定:所有在美销售的新型客车都必须安装前后保险杠,并能经受得住9千米/小时的碰撞。 ②石油危机爆发,燃油价格大幅度上涨。③克莱斯勒公司制成电子点火器。④丰田公司的“精益生产方式”在全日本推广,继而引起全世界注意。 14年 ①美国规定新型客车都必须装备座椅安全带和点火装置联锁系统。②大众公司本部停产甲壳虫。 15年 ①美国开始实施10年修订的《净化空气法案》,对 汽车的</B>废气排放进行极其严格的控制。②美国汽车开始用电控燃油喷射系统。 ③依维柯公司成立。 16年 ①奔驰公司改建成全尺寸现代化汽车风洞,气流速度高达270千米/小时。 ②标致公司与雪铁龙公司合并。 ③本田“雅阁”牌轿车问世. 17年 ①第一次国际电动汽车会议在美国举行,公上展出了100多辆电动汽车。 ②世界汽车年产量突破4000万辆,达到4095万辆。 18年 ①日本研制出复合燃料的汽车,即内燃机-电动汽车。②首次汽车足球赛在德国斯图加特市举办。 19年 ①艾柯卡被福特公司解职,后出任克莱斯勒公司总经理、总裁。 ②雪佛兰公司第一亿辆汽车下线。 ③巴西生产出以酒精为燃料的汽车。④高尔夫车被推向市场。 1980年 ①日本汽车年产量(1104万辆)首次超过美国(801万辆),成为世界头号汽车生产王国。 ②西班牙试制出太阳能汽车。 1981年 ①前轮驱动型汽车开始在美国流行。②日本研制出可原地转向的汽车。③福特公司研制出以甲烷为燃料的汽车,每升甲烷可行驶11.5千米。④第2000万辆甲虫型汽车下线。 1982年 ①福特公司的双涡轮V8型高速发动机获得普利克斯大奖。②美国汽车年产量降低到1958年以来的最低点-510万辆。 ③ 汽车的空气动力学性能已成为汽车的重要设计指标。④批量生产的轿车风阻系数首次达到0.3(奥迪100型)。 1983年 ①福特公司推出符合空气动力学概念的新型“雷鸟”牌轿车。②涡轮增压发动机技术被广泛使用。③铜芯火花塞问世。 年 ①林肯公司的“大陆”和“马克Ⅱ”型轿车用了可调整的空气悬架系统,成为美国市场上的一流轿车。②克莱斯勒公司与中国北京合资生产切诺基牌吉普车。③美国研制出全塑料发动机,自重84千克。④通用、丰田公司合营的“新联合汽车公司”投产。⑤美国纽约规定:十人以下乘用车的司机、前排乘客和儿童必须使用安全带。 1985年 ①日本向美国出口的汽车达到300万辆,为日后两国间的汽车贸易磨擦埋下了导火索。②美国出产的豪华型轿车普遍用了防抱死制动系统。 ③6月25-29日,世界第一届太阳能汽车竞赛在瑞士举行,有68辆汽车参赛,获得第一名的奔驰牌汽车时速达71千米。④日本日产公司和马自达公司开发出后轮转向汽车。 ⑤丰田公司试制出一种车身、底盘和轴距都可伸长、缩短的小客车。⑥通用公司累计生产汽车2.53亿辆。⑦中德合营的“上海大众汽车有限公司”成立。 1986年 ①通用公司收购莲花公司。②丰田公司累计生产5000万辆汽车。 1987年 ①福特公司投资350万英镑建立汽车驾驶性能检测室。②克莱斯勒公司向中国“一汽”供应发动机技术与设备。③克莱斯勒公司收购美国汽车公司。 1988年 ①中国“一汽”引进奥迪公司在南非厂的“奥迪100”车身旧模具生产线。②高尔夫车累计产量达到1000万辆。③法拉利去世。 1989年 本田可变气门控制系统问世。 1990年 ①本田导航系统问世。 ②无人驾驶汽车问世,激光、超声波、电视摄像机取代了人眼。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