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年石油价格分析_2014年石油价格
1.石油投资的优势有哪些?
2.2014年中国石油股票出现中期大底了吗
3.2013年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尼克森公司,完成了迄
4.2013年中国进口石油多少?
5.周五行情大涨的原因,以及原油大涨,黄金大涨,白银大涨的连带原因是什么
6.美国致密油
7.哈密的经济
第二阶段:“七姐妹”时期。
第二阶段是1928年到13年,这一阶段由国际性的卡特尔“七姐妹”控制着石油市场的价格。开始的标志是1928年埃克森、英国石油公司和壳牌公司在苏格兰签订的《阿奇纳卡里协定》,后来美孚等另外四家石油公司也加入了这个协定。协定为了防止寡头之间的恶性价格竞争,划分了各协议签订方的市场份额,并规定了石油的定价方式。即,无论原油的原产地,其价格均为墨西哥湾的离岸价格加上从墨西哥湾到目的地的运费。后来由于中东地区原油产量的增加,以及欧洲市场对原油定价标准的不满,增加了波斯湾离岸价与目的地运费之和的标准。
“七姐妹”通过该协定将油价长期压制在一个极低的标准,极大地侵害了石油国的利益。石油国的为了维护自身的利益,对石油卡特尔组织进行了公开谴责,并开展了广泛了石油国有化运动。在双方力量的抗争下,石油输出国组织(OPEC,欧佩克)应运而生。1960年,沙特阿拉伯、委内瑞拉等五个国家表决成立了OPEC,并于13年单方面宣布收回对石油的定价权。
第三阶段:欧佩克时期。
第三阶段是13年到20世纪80年代中期,这一时期的原油价格由欧佩克控制。欧佩克的根本目标是通过控制油价,消除不必要的价格波动,保障产油国获得稳定的石油收入,维护产油国的利益。在13年之后的10年中,欧佩克成员国逐步实现了对石油公司的国有化,并用了直接固定石油价格的策略。欧佩克以沙特阿拉伯34°轻质油油价作为基准油价,不同的石油之间有一定的差价,而欧佩克所有成员国需要放弃石油产量的自主决定权来维持这种价差体系的稳定。在此阶段,石油价格从最初的每桶3美元逐渐提升至30美元以上。石油价格的不断攀升将石油利益从西方发达国家转移至石油国。这一时期,欧佩克的成员国也由最初的5个扩展至13个,与今日的规模已无太大差别。
然而到了20世纪80年代中期,持续的高油价导致了石油需求量的降低和相对过剩的生产能力,加之欧佩克之外的产油国石油产量的提升,欧佩克为了保持自己在国际原油市场的份额,取了降低价格、保护份额的策略。这一时期,欧佩克首先通过与非欧佩克产油国的“价格战”维护了自身的市场份额,并迫使非欧佩克成员国妥协同意削减石油产量,欧佩克成员国内部也重新确立了配额制度。然而原油的减产导致油价再度上升,这引起了消费者的恐慌,石油贸易大量从长期合约转向现货市场。而现货市场的不断壮大,渐渐削弱了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
此后直至2004年,欧佩克虽然在名义上仍然取直接设定目标油价的策略,期间也对目标油价两次进行向上调整,但除去通货膨胀,目标油价并没有显著上涨。由此可见欧佩克对油价影响力的降低。
21世纪初,由于中国、印度等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欧佩克实际油价已远高于目标油价,其定价策略不再适应市场需求。2005年1月,欧佩克正式放弃了对石油价格的直接干预,并在其后逐渐放松了成员国之间的配额制度。这一阶段,欧佩克主动取维持石油供给市场适度紧张的战略,加之中东地区政治局势的不稳定,国际石油市场的供给一直偏紧。
虽然欧佩克提出,他们仅在确定石油价格上涨是出于供需不均衡而非投机因素时,才通过增产抑制油价上涨,但其产出的增加并不足以应对不断上升的需求,其实质已失去抑制油价上升的能力。由于欧佩克成员国的经济状况仍严重依赖于石油出口收入,在油价下跌时,成员国并不会通过减产维持油价,而是取增产这种竞争性的策略。20世纪80年代后,欧佩克对原油价格的影响力不断下滑,至今已无直接的控制能力。
第四阶段:“”时期。
第四阶段是20世纪80年代中期至今。这一时期现货市场的交易为国际原油的主要交易形式。现货市场形成之初只作为各大石油公司相互调剂余缺和交换油品的场所,故也称为剩余市场。但在13年石油危机之后,石油交易量从长期合约市场大量转移到现货市场,现货市场的价格开始反映石油生产的成本及边际利润,具有了价格发现功能。目前,国际上有美国纽约、英国伦敦、荷兰鹿特丹和新加坡四大现货交易市场。
在现货和期货市场主导的定价体系之下,国际原油市场用的是公式定价法,即以基准的期货价格为定价中心,不同地区、不同品级的原油价格为基准价格加上一定的升贴水。
公式表达为:P=A+D,其中,P为原油交易现货市场的结算价格,A为基准价格,D为升贴水。目前有两大国际基准原油,即西德克萨斯轻质原油价格(WTI)和北海布伦特原油价格(Brent)。公式定价法是将基准价格和具体交割的原油价格连接起来的机制,其中的升贴水是在合约签订时就订立的并且通常由出口国或资讯公司设定。需要注意的是,公式定价法可以用于任意合约,无论是现货、远期,还是长期合约。
历史上,WTI原油在国际原油市场上一直占据着更加核心的地位。这是由于WTI主要反映美国市场的原油供销以及库存状况。二战之后,美国在世界经济上取得了巨大的话语权,并且北美地区一直是最大的原油消费区,也是重要的原油生产区,加之WTI原油的质量好于布伦特,更适于石油生产,因此WTI价格的变化能对世界经济产生更大的影响,WTI也更适合作基准原油。
不过,近年来随着新兴经济体的发展,欧亚和中东地区对国际原油价格的影响力逐渐增强。基于布伦特的定价体系日趋完善,其影响力不断上升,目前已成为最有影响力的基准原油。国际上近70%的原油交易均以布伦特为基准原油。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在发布的2013年度能源展望中也首次用布伦特代替WTI作为基准原油。
虽然在2013年5月,基于布伦特的普氏定价体系受到了来自欧盟委员会的调查,因为其类似于Libor的报价系统使普氏价格有被操纵的可能,即普氏价格不能公允地反映国际原油供需的基本面,市场也有猜测WTI可能借此重新树立自己的风向标地位。但考虑到普氏定价体系有现货市场庞大的交易量作为支撑,我们仍需要深入了解普氏价格体系。
普氏价格体系简介
普氏价格体系是以布伦特为基准原油的价格体系,其提供的价格包括即期布伦特(Dated Brent)、远期布伦特、布伦特差价(CFD),以及其他重要的场外交易市场的报价参考。其报价体系类似于Libor,依据主要石油公司当日提供的收市价并进行综合评估得到。
下面介绍与原油现货定价紧密相关的几种价格。
1.北海原油。
普氏价格体系所使用的布伦特原油指的是北海地区出产的原油,是布伦特、福地斯、奥斯博格、埃科菲斯克(取四种原油首字母为BFOE)的一篮子原油。在普世定价体系形成之初,布伦特原油被认为是北海原油的代表,只将其价格作为基准油价。然而,在20世纪80年代,布伦特原油产量急剧下降,到了21世纪初,布伦特油田产量已经衰减到相对较低的水平。因此,在2002年,普氏价格体系用了布伦特、福地斯、奥斯博格(简称BFO)的一篮子油价;在2007年,又加入了埃科菲斯克,形成了BFOE。但出于习惯,我们今天仍用布伦特原油指代BFOE。
用一篮子原油作为基准原油有利于扩大基准价格的市场基础,但由于这些原油的质量不一,其中福地斯、奥斯博格的密度较小,含硫量较低,质量高,埃科菲斯克质量较低,而这些原油都可以用于远期和期货交割,这就导致BFOE的卖方更倾向于交割低品质原油,如埃科菲斯克,而非高品质原油。
为了激励卖方更多地交割高品质原油,普氏价格体系分别于2007年和2013年引入了品质折扣系数(de-escalator)和品质溢价因子(quality premiums)。品质折扣系数是指,当卖方交割的原油含硫量超过0.6%时,每超0.1%的硫分,卖方需要向买方支付60美分/桶。
与品质折价相反,品质溢价是指,在接收到较交易时所保证的品质更高的原油时,原油买方须向卖方支付作为回报的费用。对于奥斯博格、埃科菲斯克两种高品质原油,品质溢价因子是估价公布日前两个整月内,该两种等级原油与BFOE中最具竞争力的一种原油之间的净差价的50%。
2.即期布伦特。
即期布伦特是一个滚动估价,它反映估价当日起10—25天的BFOE现货价格(周一至周四的估价是估价发布当日起10—25天装运的即期布伦特现货,周五的估价是估价发布当日起10—27天装运的即期布伦特现货),此处的10—25天被称作估价窗口。由于原油的运输和储存的特性,原油的立即交割并不经常发生,这就使得原油现货市场具有一定的远期性质,估价窗口期由此产生。25天的惯例源于在实际操作中,卖方须在交割前提前25天通知买方船货的装运期。所以,虽然即期布伦特通常被认为是现货市场的价格,但它实际反映10—25天的远期价格。
最初,普氏用的估价窗口是7—15日,与布伦特原油的估价窗口一致,但其他的北海原油品种的估价窗口均长于布伦特原油。随着布伦特原油产量的下降,为了使普氏价格更贴近北海市场的惯例,普氏将估价窗口增加至10—21天。随着布伦特产量的进一步下降,于2012年6月,普氏价格体系将窗口期进一步扩展至10—25天。
另外,即期布伦特反映的是BFOE的一篮子油价,这并不是四种原油价格的代数平均数,而是通过对最具竞争力的品种赋予最大的权重而更好地反映最具竞争力品种的价格,以确保估价反映供需基本面。
3.远期布伦特。
远期布伦特是最早出现的布伦特金融工具。布伦特远期是一种远期合约,在这个合约中会确定未来具体的交割月份,但不会确定具体的交割日期。布伦特远期的报价一般是未来1—3个月,如5月会有6—8月的布伦特远期的报价,这些报价是合约确定的、针对具体交割油种的报价。
4.布伦特价差合约。
布伦特价差合约(Contract for Differential,简称CFD)是一种相对短期的互换,其价格代表了在互换期间内,即期布伦特估价与远期布伦特价格之间的市价差。普氏能源资讯提供未来8周的CFD估值,并在每周定期评估。市场上也有公开交易的一月期和两月期的CFD。
CFD通过将互换期间内即期布伦特与远期布伦特之间随机的市价差转换为固定的价差,可以为BFOE现货头寸的持有者对冲即期布伦特市场的风险,也可以用于投机。
以布伦特为基准价格的原油现货定价
依据公式定价法,原油现货的价格为基准价格加上一定的差价。在普氏价格体系中,基准原油为布伦特,基准价格为即期布伦特,现货价格在基准价格的基础上,除了要加一个合约规定的差价外,还要加上现货升水或减去期货升水。其中,期货升水或现货升水的数据由CFD市场提供。
例如,一宗交易确定的升水为1.00美元/桶,交易确定在一个月之后完成,则在今天这个时点,这宗交易的现货价格(在今天这个时点,该价格为远期价格)为当前的即期布伦特价格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再加上1美元升水。
实际上,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即远期布伦特,就是由即期布伦特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得到的。因此,上述定价方法也可以理解成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加上不同品种的差价。利用即期布伦特和CFD的报价信息,就可以得到现货布伦特的远期价格曲线。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品种的原油有不同的估价窗口和平均计价期(习惯上,原油现货在装船后的一定期限内定价,这段期限的平均值称为平均计价期),故普氏价格体系针对不同的原油品种,提供了相应期限的即期布伦特价格。不同品种的对应期限如表1所示。以地中海品种为例,普氏价格体系会为每笔交易提供即期布伦特13—28日的价格,加上这笔交易对应的CFD价格,再加上一定的差价,就得到了这笔交易的现货价格。
另外,伦敦国际石油(IPE)的布伦特期货合约交易量大,也常被用作基准价格。布伦特期货合约到期交割时,是根据布伦特指数进行现金交割的,而布伦特指数是根据远期价格得到的指数。也就是说,布伦特期货的价格会收敛于布伦特远期的价格,而非布伦特现货的价格。
虽然布伦特期货合约并不进行实物交割,但持仓者可以通过期货转现货(EFP)将该头寸转化为现货头寸,即远期头寸或25日现货头寸。EFP的价格是由互换双方决定的。EFP将布伦特的期货市场和现货市场联系了起来。
普氏价格体系提供了EFP的远期价格估值,反映了对应交割月份期货和远期之间的差价,联系了期货和远期市场。因此,以布伦特期货价格作为基准价格的现货价格等于期货价格加上EFP差价,加上对应期限的CFD差价,最后再加上合约规定的差价。
石油投资的优势有哪些?
石油济柴股票简介
石油济柴股票是指某一家石油济柴公司的股票,该公司专注于石油和柴油相关业务。石油济柴股票的历年交易数据是投资者了解该公司股票表现和趋势的重要参考指标。本文将对石油济柴股票的历年交易数据进行分析和解读。
2008年至2012年:起起落落的市场表现石油济柴股票在2008年至2012年期间经历了起起落落的市场表现。初期,该股票表现不佳,价格逐渐下跌。在2010年至2011年之间,随着全球经济复苏的迹象出现,石油济柴股票开始逐渐回暖,并出现了一段时间的上涨趋势。由于全球经济不稳定的因素,该股票在2012年再次下跌,结束了这一阶段。
2013年至2016年:稳定增长2013年至2016年期间,石油济柴股票经历了相对稳定的增长。在这一阶段,市场对石油济柴公司的前景持乐观态度,并对其股票表现给予了一定的支持。石油济柴公司在业务拓展和市场份额扩大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果,这也为股票的稳定增长提供了支撑。
2017年至2018年:大幅下跌2017年至2018年期间,石油济柴股票经历了一段较大幅度的下跌。在这一阶段,石业面临着一系列挑战,包括全球原油供应过剩、环保政策的加强以及新能源的崛起等。这些因素对石油济柴公司的业绩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导致股票价格下跌。
2019年至今:回升趋势2019年至今,石油济柴股票呈现出回升的趋势。随着全球经济逐渐复苏,石油需求有所增加,这对石油济柴公司的业绩产生了积极影响。公司在节能减排和环保技术方面的努力也得到了市场的认可,进一步提升了投资者对该股票的信心。石油济柴股票在近年来呈现出一定的回升趋势。
结论石油济柴股票的历年交易数据反映了该公司在不同阶段的市场表现。投资者可以通过对这些数据的分析和解读,了解石油济柴公司的发展动态和股票的走势,从而做出更明智的投资决策。
2014年中国石油股票出现中期大底了吗
一、中国市场需求强劲根据路透测算,预估2012年的石油表观消费量同比增长4.7%至4.9
亿吨。中石油集团经济技术研究院市场研究所所长单卫国并在报告发布会上称,预计
2013年石油需求增长4.8%至5.14亿吨,这一增速将高过去年。根据需求预测模型的计算结果,综合考虑能源发展情况,2020年中国石油需求料在5.88亿吨,2030年则将达到7.0亿吨.
中国是世界上最大的消费大国,供给减少的速度快于新的原油注入市场的速度。这是经济学最基本的普通常识:如需求上升,价格会随之上升;但是如供应量增加,价格就下跌!当需求不断增加,供应却持续减少时,就预示了价格一定会上升!石油输出国组织认为很强的作为向上调整的主要驱动力在中国的需求。世界上最大的新兴市场强劲的GDP推高了较去年同期80万桶的需求。如果中国的经济保持了持续的增长,石油需求应该继续扩大。
二、新兴市场消费需求快速增长,虽然中国的经济扩张吸引了世界的眼球,但其他几个亚洲市场增长速度同样出色。预计马来西亚的经济增长自2000年第一季度以来,工业生产已加强,海外需求激增。新加坡国内生产总值年率增长速度也是出现令人难以置信的速度。巴西和印度的原油需求也迅速扩大,目前已成为显著增长的新兴市场之一。这些新兴市场对原材料保持旺盛的需求,包括对石油贪得无厌的渴望。由于发达的市场需求仍然不活跃,发展中国家似乎准备好接棒。
三、原油不只是燃料,对大多数消费者来说,石油被视为一种能源,日常生活所需的动力源泉。但越来越多的投资者开始对原油有了一个新的认识:作为投资性资产。石油多头认为,石油不仅是燃料,作为另一种资产,在对冲美元进一步疲软具备很强的意义。虽然欧元和新兴市场近期的疲软也对美元需求有所增加,许多投资者仍对美元汇率长期命运表示担忧,仍然对通货膨胀率上扬的影响表示关注。由于石油是一个更受欢迎的避险方式,它不是简单地被汽车使用了。这种“投资状况”可以增加波动,同时也增加了对潜在买家的吸引力,大多数人很可能考虑在石油上开始投资。
2013年2月26日,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以151亿美元成功收购加拿大石油和天然气供应商尼克森公司,完成了迄
据我所知是在2013年已经见底了的。
中国石油601857从2007年12月的48.62元下跌到2013年6月7.08元已经见到中期大底了。
2014年到现在收盘10.12元已经上涨了百分三十多。虽然有石油价格下跌等不利的因素,但是相信以后会越来越好,漫漫上行缓步上攻为主基调。
如果有回调可以趁机低吸必有回报,当然这只是我个人的看法。我相信我的看法。
我在这里说一个至少值200000财富的技术分析,601857年线已经出现了底背离,所有相信技术分析的投资者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年线级别底背离。就让时间来证明一切吧。
希望可以帮到你,请纳
2013年中国进口石油多少?
C |
试题分析:中国海洋石油有限公司在海外收购,这是我国企业实施“走出去” 发展战略的重要体现,有利于提高对外开放水平。C为正确答案。A选项“控制国际能源、”提法不科学,排除。B、D观点正确但与题意无关,不选。 |
周五行情大涨的原因,以及原油大涨,黄金大涨,白银大涨的连带原因是什么
2013年 全年
中国累计进口原油2.82亿
吨,同比攀升4.03%,其
中12月当月进口原油2678
万吨,单月进口量创历
史新高。2013年全年中国
累计出口原油162万吨,
同比下降33.3%。
美国致密油
从基础来分析原油价格暴涨的原因:
(一)、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是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最本质原因
第一、世界经济的复苏与强劲增长导致对原油需求的增加推动油价上涨
第二,以美国为首的西方国家大量增加石油储备,激化石油供需矛盾,加剧油价上涨
(二)、供应不足:油价上涨的另一主因
第一、地缘政治因素的不稳定导致石油供应减少,助推油价飙升
第二、不断出现的突发更是火上加油,使油价更上层楼
(三)、货币因素与通货膨胀助长原油价格的上涨
第一、美元相对贬值助推原油价格上涨
第二、通货膨胀引起美元绝对贬值导致商品价格上涨,原油价格水涨船高
(四)、投机资金是油价上涨的直接动力
从上面的分析中,可以看出,供求关系的矛盾是导致原油价格上涨的本质原因,正是供求关系的矛盾的激化,使原油的供求关系处于脆弱的平衡之中,在这种情况下,一有风吹草动,就会使人们担心供求关系被打破从而引起供应中断,导致原油价格大幅上涨。
曾经的原油价格:
2014年国际资本市场最大的黑天鹅当属油价的暴跌。在年中布伦特原油还站在115美元一桶的水平情况下,下半年原油价格突然崩盘,至年底下跌了将近50%,布伦特原油目前在55-58美元一桶的区间波动。尤其最近三个月,油价暴跌了将近40%。
是什么导致了油价短期内这么大幅度的暴跌.油价2015年走势又将如何发展.
影响油价变动的根本原因是供需,除了供需以外,地缘政治,天气因素及资金流动也是被分析人士经常引用的变量,但只有供需才是油价长期走势的决定因素,而其他三个变量,其对油价的影响要么是短期的,要么只是助推油价变动的因素。1990-2013年,油价从每桶不到20美元攀升至最高超过140美元/桶的水平。在此期间,全球经济实现了年均3.6%的持续增长。截止2013年底,按不变价格计算,全球经济总量已较1990年时,翻了一倍还多。而同期,全球石油产量年均增长仅为1.25%,严重滞后于需求的增长。可见,强劲的需求是石油价格上涨的主要推手。当然,油价在1990-2013年期间也并非一路向北,这期间合计有过5次较大的调整,每次调整的幅度约在33%-76%之间,调整的时间跨度约为2-9个季度。在这五次调整中,除了2006年3季度那一次,我们均看到了需求增长的放缓,资金寻求避险港湾而推升美元指数上涨。
油价在2014年下半年的下挫,部分原因也是来自需求面。全球经济在2014年除了美国之外,恢复的幅度实际都略低于预期,尤其欧洲和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了对大宗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在这样的背景下,全球的大多数大宗商品价格下半年都出现了一定程度的回落。但是我们应该看到,在同一时期,铜,铁矿石,铝这些同样反映了基本面需求的大宗商品价格下跌幅度一般仅仅在10%-20%之间,而唯有原油的价格下跌达到了50%。因此,需求面的下滑对原油价格的下滑有一定影响,但并不构成最直接的因素。原油价格的下滑,更多的来自供给面的冲击。
供给面的冲击主要来自于两个方面,其一是美国页岩油产量放量,另一个是传统产油国如利比亚和伊拉克2014年生产开始恢复。2014年美国的原油产量大幅超出了之前的预期,虽然近年来美国石油产量之高一直让人意外,但是其对油价的影响直到最近才达到最大,这是因为产量增长的规模达到了显著的水平。随着生产技术的革新,水平井和水力压裂技术取得了突破性的进展,美国页岩油岩气生产成本降低,产量持续上涨。美国页岩油生产从2008年的不足50万桶/日发展到了现在的400万桶/日生产规模,并且预计未来在美国未来原油生产中的比重将逐步上升。这直接导致了美国原油产量由2008年年初的500万桶/日增长到现在的900万桶/日。除了美国的供给增加之外,于此同时,随着伊拉克、利比亚等产油国地缘政治危机得到缓解,OPEC原油恢复正常供给。2014年第三季度,OPEC原油生产为每天3030万桶,已高于每日产油上限。
由以上的分析可以看出,总体来看,在全球需求不足的情况下,原油生产仍在不断增长,供求不平衡,是导致原油价格下跌的最主要原因。这之中需求方面的影响占20%-30%,供给端的冲击占70%-80%。
在我们的分析框架下,要预测原油价格2015年的走势,也要从需求和供给两个方面进行剖析。需求方面而言,我们目前整体对2015年的世界经济还是谨慎乐观的。美国四季度经济增长达到了惊人的5%,整体经济由消费拉动的态势估计在2015年还将得到延续。欧央行预计2015上半年QE进度将加快,欧洲经济2015年下半年有望加速反弹。而新兴市场中中国和印度的经济改革也应该对经济增速有一定的提振作用。此外,低廉的油价有助于降低全球整体的通胀水平,从而使得央行能将宽松的货币政策延续下去,这对全球经济的复苏有益。在这样的背景下,我们认为2015年全球对原油的需求水平,应该是一个缓慢增长的趋势。
而对于供给面而言,2015年两个最大的不确定点在于,首先是美国的页岩气厂商会否因为油价的迅速暴跌而削减产量,其次是主要产油国,尤其是OPEC国家,会否达成削减产量的共识。对于页岩油的生产成本,目前仍然是众说纷纭,而根据美国主要页岩油生产商的年报来看,页岩油生产商的平均生产成本在65-80 美元左右,也就是说,如果维持当前的原油价格上,大部分页岩油生产商将无利可图。而页岩油生产的边际成本,大约为30美元左右,依然小于当前的原油价格,是页岩油生产商还能维持生产的主要原因。但是这些厂商不可能在油价长期低于生产成本的前提下继续营运比较长的时期,而在低油价下,这些厂商继续扩张产能的可能性在急剧下降。美国2014年11月新油井开许可证发放数量锐减近40%,可见当前油价对原油生产商的打击。2015年1月,矿业巨头必和必拓更因油价低迷宣布该公司将在本财年末之前关闭40%的美国页岩油井。因此,我们认为如果油价继续如此低迷的话,美国页岩油生产商2015年削减原油供应量的可能性很大。
而对于OPEC国家的举措,在预测的难度上相比页岩油的生产,具有更大的不确定性。,以沙特阿拉伯为首的OPEC原油国家,原油生产成本大约在40美元/桶以下,而沙特的成本更是低达20美元。因此这一次沙特在整体原油暴跌的情况下,非常强硬的多次喊话绝不会减产,而其他的OPEC会员国则态度暧昧。当然,沙特这次态度强硬幕后的原因,存在着多种猜测,包括让美国页岩油企业破产,惩罚伊朗,俄罗斯,伊拉克,以及约束OPEC中不听话的成员等等。但是考虑到石油出口基本上是这些OPEC国家最重要的收入来源,因此油价平衡点并不能仅仅从生产成本上面考量。在当前油价下,只有科威特和卡塔尔两个国家可以保持财政收支和贸易收支的平衡。而态度最为强硬的沙特,根据估计只有在80美元的情况下才能保证财政收支平衡。如果油价继续保持在当前的低位,OPEC国家必然面临着支出减少和居民水准的全面下降。从中长期来看,这种局面也是各国难以承受的。因此我们认为,如果低油价继续维持半年左右的话,在2015年下半年某个时点,OPEC开始削减产量的可能性还是不低的。
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美国对于OPEC国家,尤其是沙特,科威特,伊拉克等海湾国家,政治上的影响力不容忽视。当前的低油价虽然短期内可以促进美国国内的消费,对于美国经济增长有利,同时也能在一定程度上起到打压俄罗斯的作用。但如果低油价维持时间过长,其对美国整体经济的影响就越来越偏向不利的一面,首先是页岩油的生产和技术进步会受到压制,美国实现长期能源完全自给的进度可能会被拖慢;其次,美国能源公司发行的垃圾债目前占美国整体垃圾债市场的20%,原油价格的下挫将使美国垃圾债市场违约率上升,进而使得整体成本加速上升,这对美国整体的资本市场将具有相当大的杀伤力。有鉴于此,我们认为2015年开始美国对于OPEC国家会开始逐步升压,OPEC国家的减产压力在增大。
综上所述,从供需两端来看,全球经济在2014年除了美国之外,恢复的幅度实际都略低于预期,尤其欧洲和中国下半年经济增速的放缓,导致了对大宗商品需求量的下降,因此需求疲软仍然可以部分解释这次油价下行的逻辑,这点上和油价历史上前几次大的下跌周期保持一致。从供给面看,美国页岩油技术的进步以及新能源应用的推广(尤其是在汽车动力方面)可能也是改变投资人对油价乐观预期的主要原因。然而,供给的增加是一个逐步的过程,新技术的推广更需要时间,在理性的判断下,油价当不至于有如此大的跌幅。而且油价的持续低迷会从经济层面上对新技术的运用有挤出效应,因此新技术的运用至少在当前阶段,还不足以改变原油的供求关系,从而使油价长期保持在低点。
我们预测,全球经济2015年下半年随着欧洲、日本进一步QE刺激,叠加中国的货币宽松政策和美国经济的进一步走强,会有比较明显的复苏。如果我们相信供需最终决定油价这一内在逻辑的话,我们认为当前原油价格继续下跌的空间并不大,从半年到一年的周期来看,原油价格反弹应该是大概率。当前国内对于普通投资者而言,由于原油期货未上市,能够直接参与油价博弈的投资工具并不多。华宝兴业标普油气基金跟踪的是标普石油天然气上游股票指数,投资标的是精选在美国主要上市的石油天然气勘探、掘和生产等上游行业的公司。从历史数据上来看,这一指数与国际原油价格的相关度比较高,波动性也非常可观,对于国内投资者而言是比较好的追踪油价的工具。
哈密的经济
自从页岩气开发获得成功以后,美国对于致密油的勘探开发同样给予了高度重视,并试图复制“页岩气”模式,实现“原油自给”。2006年,威利斯顿盆地Elm Coulee油田的Bakken地层致密油生产突破0.05MB/d,极大地提升了致密油勘探开发的信心,吸引了大量投资。2009年,美国致密油勘探开发投资达到514 亿美元,创下历史高峰。致密油产量快速增长的推动因素是2008年以来针对非常规储层所应用的钻井与压裂技术的不断进步与完善。2008年,Bakken地层致密油实现了规模化开发,该突破被确定为当年全球十现之一。2010年,美国年产致密油产量突破214MB,使美国持续24年的石油产量下降趋势首次得以扭转,石油供应真正实现了复苏。2011年,美国定向井石油产油量首次超过了天然气产量,水平井数量超过了直井数量,致密油日产量超过了0.456MB。仅2014年1~4月,美国致密油产量就高达0.838MB/d,是2013年的1.17倍。
美国能源信息署2012年年度能源展望(Annual Energy Outlook 2012 ,AEO 2012)早期发布会指出,美国国内石油产量增长受陆地致密油和墨西哥湾深水油气的联合推动。2012年,美国境内致密油生产井超过2000口,平均单井产油85.7 B/d。因此,美国能源信息署预计,美国国内石油增长将从2010年日产5.5MB增到2020年日产6.7MB,其中,陆地致密油将大幅度增长,2020年全美致密油产量将达到1071MB,使美国原油总产量增加1/3 ,大大减少其对外依存度,在一定程度将改变世界能源格局,2030年将达到1300MB。近年来,页岩气开发中应用的技术将加快致密油的开发。由于致密油的大量增产,美国能源信息署还预测尽管伴生成本高,轻质油增长的趋势还会持续下去,高油价和生产方法的进步促使致密油生产有利可图。
目前,美国致密油勘探开发的典型代表是威利斯顿盆地的Bakken地层和得克萨斯州的Eagleford地层,其中Bakken地层是美国最大的致密油生产地层,主要位于威利斯顿盆地的中部和北部,地质量为164.3BB,可量为4.2BB,待发现量为2.6BB油及相近数量的伴生气。从2000年Bakken致密油开发取得突破开始,其原油日产量达到0.05MB,2000~2010年Bakken地层累计产油已超过200MB。而Eagleford地层的油气种类较多,致密油主要赋存于区带北部,2010年全年产油约1.42MB。
据美国能源信息署统计,2011年11月,84%的致密油产量主要来自 Bakken 和Eagleford地层。2012年第一季度,Bakken和Eagleford地区致密油日产量超过了0.75MB,接近美国同期石油产量的12.5%,且产量持续保持增长趋势。然而,由于其他地层致密油产量的提高,2014年 2月,美国 64%的致密油生产来自 Eagleford 页岩(日产量1.21MB,占美国致密油总产量的36%)和Bakken页岩(日产量0.94MB,占美国致密油总产量的28%),较2011年11月有所降低。2013年下半年,致密油日产量超过3MB。2014年4月,Eagleford地层原油产量增幅最大,其增长率是二叠盆地的2.3 倍、Bakken地层的1.7倍,使美国从2010年4月到2014年4月,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的原油产量平均年增长率分别达到37%和28%(其他地区年增长率仅2%)。在此期间,由于致密油的贡献,北达科他州和得克萨斯州原油产量占美国总产量(8.4MB/d)的百分比亦从26%增长到48%。到2014年7月,美国原油月生产同比增长,Eagleford地层仍然居首位,其次为二叠盆地和Bakken地层,同时,致密油占原油生产的比例也接近峰值。截止到2015年2月,美国致密油日产量已超过4.5MB(图1-5 )。
图1-5 美国致密油产量情况
(据EIA,2015)
TX—得克萨斯州;MT—蒙大拿州;ND—北达科他州;NM—新墨西哥州;CO—科罗拉多州;WY—怀俄明州;PA—宾夕法尼亚州;WV—西弗吉尼亚州;OK—俄克拉何马州;CA—加利福尼亚州;NY—纽约州;OH—俄亥俄州;LA—路易斯安那州;AR—阿肯色州
此外,美国能源信息署2014年年度能源展望(AEO 2014)对美国原油生产与进口及油价(截止到2040年)进行了预测(图1-6 ,图1-7 )。结果表明:
1)在高油气情况下,2019年原油产量为11.3MB/d,2035年为13.3MB/d,其中致密油占67%,达到高峰;相反,在2012~2040年间,原油进口量持续降低,2036~2040年进口量几乎为0;在2040年,油价为125美元/桶。
图1-6 美国原油产量情况预测
(据EIA,2014)
图1-7 美国原油进口情况
(据EIA,2014)
2)在低油气情况下,美国原油在2017年产量为9.10MB/d,2040年产量为6.60MB/d;而2016年进口量低至26%,2040年回升到40%;2040年原油油价为145美元/桶。
3)在参考情况下,2012年美国原油产量为6.50MB/d,2019年为9.60MB/d,致密油产量占81%,达到高峰;2016年,原油进口量低至25%,而2020年,原油进口量最低,随后回升,到2040年,原油进口量回升到32%;在2040年,油价为141美元/桶。
在储量方面,归因于水平井和水力压裂等资金密集型技术在致密油储层中的应用,美国原油和凝析油伴生气探明储量在2012年增加了4.5BB,这是美国原油探明储量连续增长的第四年(图1-8),其中,90%以上的致密油探明储量增长来源于 Eagleford、Bakken、Barnett、Marcellus、Niobrara五大致密油地层(表1-3)。可见,开发致密油大大增加了美国原油的探明储量。在美国各州中,得克萨斯州增加的石油探明储量最大,增加近3BB。其中,Eagleford地层致密油的探明储量为3.4BB,首次超过了威利斯顿盆地Bakken地层的石油储量(探明储量3.2BB),成为美国最大的致密油地层。同年,在威利斯顿盆地Bakken地层及其下部的Three Forks地层中的钻井结果,使北达科他州的原油储量净增加了1.1BB。
图1-8 美国原油生产趋势(1982~2012年)
(据EIA,2014)
表1-3 2011年和2012年美国致密油储量与产量情况
注:TX为得克萨斯州;ND为北达科他州;MT为蒙大拿州;SD为南达科他州;CO为科罗拉多州;WY为怀俄明州;PA为宾夕法尼亚州;WV为西弗吉尼亚州;KS为堪萨斯州;NE为内布拉斯加州。
(据EIA,2014)
2013年,哈密实现地区生产总值334.1亿元,按可比价格计算,比2012年增长22.3%。其中,第一产业增加值37.33亿元,比2012年增长7.8%;第二产业增加值178.52亿元,比2012年增长31.5%;第三产业增加值118.21亿元,比2012年增长13.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增加值121.亿元,比2012年增长32.5%;建筑业增加值56.55亿元,比2012年增长29.1%。按常住人口计算,地区人均生产总值55643元,比2012年增长19.8%。按当年平均汇率折合达到8985美元/人。居民消费价格涨幅回落。全年城市居民消费价格比2012年上涨3.6%,其中食品价格比2012年上涨8.2%。工业生产者出厂价格比2012年下降1.6%。工业生产者购进价格比2012年下降0.3%。
2013年,哈密全社会固定资产投资600.16亿元,比2012年增长49.2%。其中,城镇投资5.14亿元,比2012年增长49.1%;农村投资3.02亿元,比2012年增长93.8%。在固定资产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8.19亿元,比2012年增长36.4%;第二产业投资410.19亿元,比2012年增长66.2%;第三产业投资181.78亿元,比2012年增长21.7%。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410.19亿元,比2012年增长66.3%,其中制造业投资60.51亿元,比2012年增长82.7%。
2013年,哈密地区地方固定资产投资369.12亿元,比2012年增长38.5%。其中,城镇投资368.75亿元,比2012年增长38.6%;农村非农户投资0.37亿元,比2012年下降15.4%。在城镇投资中,第一产业投资4.55亿元,比2012年增长16.9%;第二产业投资289.02亿元,比2012年增长38.0%;第三产业投资75.18亿元,比2012年增长42.6%。在第二产业中,工业投资289.02亿元,比2012年增长38.0%。其中,矿业投资42.57亿元,比2012年下降36.8%;电力、热力、燃气及水生产和供应业投资210.35亿元,比2012年增长68.3%;制造业投资36.10亿元,比2012年增长110%。在地方城镇投资中,国有投资198.77亿元,比2012年增长31.7%;民间投资167.99亿元,比2012年增长51.0%。涉及民生投资和基础设施投资282.84亿元,比2012年增长61.3%。 2013年,哈密农作物播种面积99.11万亩,增长6.0%。其中,粮食播种面积41.18万亩,比2012年增长8.0%;棉花播种面积29.95万亩,比2012年增长1.7%;油料播种面积2.65万亩,比2012年下降28.7%;瓜类播种面积8.85万亩,比2012年增长16.7%;蔬菜播种面积4.21万亩,比2012年下降0.3%。果类播种面积44.56万亩,比2012年增长0.07%,其中,葡萄播种面积5.72万亩,比2012年增长1.0%;红枣播种面积32.82万亩,比2012年下降0.04%。主要农产品保持增长。全年粮食产量14.37万吨,比2012年增长10.7%。棉花产量3.72万吨,比2012年增长1.8%。油料产量0.18万吨,比2012年增长6.7%。瓜类产量20.25万吨,比2012年增长17.1%。蔬菜产量13.42万吨,比2012年增长4.9%。果类产量14.14万吨,比2012年增长31.0%,其中,葡萄产量8.79万吨,比2012年增长10.0%;红枣产量5.12万吨,比2012年增长96.0%。
2013年,哈密地区畜牧业生产稳定发展。年末牲畜存栏头数115.17万头(只),比2012年0.7%;全年牲畜出栏175.56万头(只),比2012年增长9.6%。肉类总产量5.77万吨,比2012年增长9.5%,其中,牛肉产量0.88万吨,比2012年增长6.3%;羊肉产量2.53万吨,比2012年增长16.0%;猪肉产量1.94万吨,比2012年增长3.7%。牛奶产量5.74万吨,比2012年增长2.4%。禽蛋产量0.43万吨,比2012年增长32.1%。水产品产量0.12万吨,比2012年增长5.8 %。
2013年,哈密农业机械总动力达到35.39万千瓦,比2012年增长3.5%。拥有大中型拖拉机0.45万台,比2012年增长27.8%;小型拖拉机0.99万台,比2012年下降6.7%。化肥施用量(折纯)1.99万吨,比2012年增长9.8%。农用塑料薄膜使用量0.31万吨,比2012年增长14.4%。农村用电量2.37亿千瓦小时,比2012年增长4.5%。 2013年,哈密工业生产保持快速增长。全年全部工业增加值121.亿元,比2012年增长32.5%。全年地方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77.43亿元,比2012年增长31.9%。按轻重工业划分,轻工业增加值1.14亿元,比2012年下降4.5%;重工业增加值76.29亿元,比2012年增长32.7%。按登记注册类型划分,国有企业增加值1.47亿元,比2012年增长4.5%,集体企业增加值0.05亿元,比2012年下降2.1%,股份制企业增加值72.00亿元,比2012年增长31.7%,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增加值3.38亿元,比2012年增长64.0%。按经济类型划分,公有制经济增加值56.01亿元,比2012年增长15.5%,非公有经济增加值21.42亿元,比2012年增长83.9%。按企业规模划分,大型企业增加值29.60亿元,比2012年增长68.6%;中型企业增加值17.94亿元,比2012年增长29.5%;小型企业增加值29.55亿元,比2012年增长36.8%;微型企业增加值0.34亿元,比2012年91.9%。
2013年,哈密在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中,煤炭开和洗选业增加值22.56亿元,比2012年增长16.2%;黑色金属矿选业增加值13.45亿元,比2012年增长6.4%;有色金属矿选业增加值5.88亿元,比2012年增长32.0%;石油加工、炼焦加工业增加值0.87亿元,比2012年增长73.3%;化学原料和化学制品制造业增加值3.3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6%;非金属矿物制品业增加值4.12亿元,比2012年增长6.3%;有色金属冶炼和压延加工业增加值1.10亿元,比2012年下降14.5%;电气机械和器材制造业增加值15.02亿元,比2012年增长310%;电力、热力生产和供应业增加值9.33亿元,比2012年增长17.7%;纺织业增加值0.23亿元,比2012年下降33.7%。
2013年,哈密地方规模以上工业企业产品销售率99.7%,比2012年提高6.8%。实现利润18.16亿元,比2012年增长69.1%。其中国有及国有控股企业13.44亿元,比2012年增长64.3%。股份制企业15.52亿元,比2012年增长69.4%;外商及港澳台商投资企业2.02亿元,比2012年增长37.3%。私人控股7.10亿元,比2012年增长3.6倍。具有资质等级的总承包和专业承包建筑企业总产值32.05亿元,比2012年增长20.5%。 2013年,哈密房地产开发投资19.71亿元,增长49.3%,其中,商品住宅投资12.88亿元,比2012年增长38.1%;办公楼投资0.84亿元,比2012年增长28.6%;商业营业用房投资3.70亿元,比2012年增长47.4%。房屋施工面积265.67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0.1%;竣工面积46.23万平方米,比2012年下降56.9%;商品房销售面积49.43万平方米,比2012年增长24.9%。商品房销售额19.23亿元,比2012年增长35.4%。
2013年,哈密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64.9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扣除物价上涨因素,实际增长13.7%。
按经营地划分,城镇消费品零售额61.62亿元,比2012年增长17.2%;乡村消费品零售额3.30亿元,比2012年增长15.5%。
按行业划分,批发业零售额18.33亿元,比2012年增长39.9%;零售业零售额34.92亿元,比2012年增长9.7%;住宿业零售额1.18亿元,比2012年增长4.8%;餐饮业零售额10.49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
按规模划分,限额以上单位零售额29.96亿元,比2012年增长22.3%,其中,限额以上住宿和餐饮业零售额1.49亿元,比2012年增长0.9%;限额以下单位零售额34.96亿元,比2012年增长12.9%。
按商品类别划分,限额以上单位石油及制品类零售额比2012年增长54.1%,化妆品类比2012年增长34.1%,书报杂志类比2012年增长23.9%,中西药品类比2012年增长23.6%,五金、电料类比2012年增长20.6%,粮油、食品、饮料、烟酒类比2012年增长17.8%,日用品类比2012年增长16.1%,文化办公用品类比2012年增长14.6%,通讯器材类比2012年增长14.0%,服装、鞋帽、针纺织品类比2012年增长10.8%,体育、用品类比2012年下降7.5%,汽车类比2012年下降9.5%。
2013年,哈密地区接待国内游客336万人次,比2012年增长20.9%;国内旅游收入8.29亿元,比2012年增长24.5%。接待境外游客1.01万人次,比2012年下降70.5%;实现国际旅游外汇收入47.34万美元,比2012年下降58.2%。全地区共有星级宾馆16家,其中,四星级宾馆5家,三星级宾馆7家,二星级宾馆4家;有各类旅行社7家。 2013年,哈密货物进出口总额8158.6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210%,其中,货物出口总额2685.0万美元,比2012年增长59.6%;货物进口总额5473.6万美元,增长480%。地区口岸过货量224.42万吨,比2012年增长41.8%。
2013年,哈密招商引资项目累计到位资金245.36亿元,比2012年增长35.1%,其中,区外资金204.61亿元,比2012年增长19.4%。实际使用外商直接投资1648万美元,比2012年下降29.4%。 2013年,哈密全口径财政收入73.80亿元,比2012年增长31.8%。地方财政收入49.33亿元,比2012年增长40.2%。
2013年,哈密公共财政预算收入40.10亿元,比2012年增长31.1%,其中,各项税收收入29.亿元,比2012年增长21.6%;非税收入40.10亿元,比2012年增长31.1%。分税种看,增值税收入5.04亿元,比2012年增长43.9%;营业税收入13.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2.7%;企业所得税(含退税)收入2.99亿元,比2012年增长7.6%;个人所得税收入1.20亿元,比2012年增长12.0%;税2.10亿元,比2012年增长32.1%。性基金预算收入9.22亿元,比2012年增长100%。
2013年,哈密地方财政支出93.51亿元,比2012年增长29.4%。公共财政预算支出84.15亿元,比2012年增长23.5%。基金预算支出9.36亿元,比2012年增长130%。 2013年,哈密全部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存款余额437.03亿元,比年初增加63.81亿元,比2012年增长17.1%(人民币各项存款余额436.02亿元,比年初增加63.50亿元,比2012年增长17.0%)。其中,单位存款余额201.67亿元,比2012年增长19.9%;个人存款余额229.95亿元,比2012年增长14.3%。
2013年,哈密金融机构本外币各项余额276.39亿元,比年初增加84.30亿元,比2012年增长43.9%(人民币各项余额276.14亿元,比年初增加84.31亿元,比2012年增长44.0%)。其中,短期89.23亿元,比2012年增长58.9%;中长期181.64亿元,比2012年增长37.6%。个人消费21.09亿元,比2012年增长25.8%。
2013年,哈密保险公司各项保费总收入9.98亿元,比2012年增长18.3%,其中,财险保费收入3.67亿元,比2012年增长34.0%;寿险保费收入6.31亿元,比2012年增长10.8%。各类保险赔款及给付支出3.42亿元,比2012年增长70.2%,其中,财产险支付赔款1.71亿元,比2012年增长51.4%;寿险赔款及给付1.71亿元,比2012年增长94.1%。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