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燃料油生产工艺是什么?

2.汽油是什么加工的一种产品

3.汽油是怎么从石油里面提炼的

4.汽油简介

车用汽油的生产过程有哪些_车用汽油的生产过程

可以根据其组分沸点的差异,从原油中提炼出直馏汽油、煤油、轻重柴油及各种润滑油馏分等,这就是原油的一次加工过程。然后将这些半成品中的一部分或大部分作为原料,进行原油二次加工,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加氢裂化等向后延伸的炼制过程,可提高石油产品的质量和轻质油收率。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一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 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 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 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二 润滑油和润滑脂

润滑油和润滑脂被用来减少机件之间的摩擦,保护机件以延长它们的使用寿命并节省动力。它们的数量只占全部石油产品的5%左右,但其品种繁多。

三 蜡、沥青和石油焦

它们是从生产燃料和润滑油时进一步加工得来的,其产量约为所加工原油的百分之几。

四 溶剂和石油化工产品

后者是有机合成工业的重要基本原料和中间体。

燃料油生产工艺是什么?

主要成分为C5~C12脂肪烃和环烷烃类,以及一定量芳香烃,没有固定的化学式。

汽油在常温下为无色至淡**的易流动液体,很难溶解于水,易燃,馏程为30℃至220℃,空气中含量为74~123克/立方米时遇火爆炸。汽油的热值约为44000kJ/kg(燃料的热值是指1kg燃料完全燃烧后所产生的热量)。

汽油由原油分馏及重质馏分裂化制得。原油加工过程中,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烷基化等单元都产出汽油组分,但辛烷值不同,如直馏汽油辛烷值低,不能单独作为发动机燃料;

此外,杂质硫含量也不同,因此硫含量高的汽油组分还需加以脱硫精制,之后,将上述汽油组分加以调合,必要时需加入高辛烷值组分,最终得到符合国家标准的汽油产品。

扩展资料:

1、根据制造过程,汽油组分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焦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催化重整汽油、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烷基化汽油和合成汽油等。

2、汽油产品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三大类。前两者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

溶剂汽油则用于合成橡胶、油漆、油脂、香料等生产;汽油组分还可以溶解油污等水无法溶解的物质,起到清洁油污的作用;汽油组分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作为萃取剂使用。

百度百科-汽油

汽油是什么加工的一种产品

原油经常减压蒸馏(一次加工)可得到约40%的轻质油品,其余是重质馏分和渣油。如果不经过二次加工,重质馏分和渣油只能作润滑油基础油原料和重质燃料油。目前国内原油中直馏轻质燃料油不能满足市场的需求,因此,如何将重质馏分甚至渣油经化学方法转化成轻质燃料是燃料生产的一个重要课题。此外,一次加工(直馏)汽油辛烷值低(一般在40~60),直接在汽车发动机中使用,会出现爆震现象,易损坏汽车发动机的零件,减少使用寿命,所以直馏汽油也需要二次加工,以提高其质量。

二次加工工艺很多,如催化裂化、催化重整、催化加氢、焦化、减黏裂化、烷基化等。本节只介绍目前炼油厂广泛用的催化裂化和催化重整工艺。

一、催化裂化

(一)催化裂化原理

所谓催化裂化,是指在裂解反应时用了催化剂的裂化工艺。催化裂化一般使用重质燃料油(如减压馏分油、焦化蜡油等)为原料。反应产物一般气体约10%~20%;汽油产率约30%~60%;柴油产率约20%~40%;焦炭产率约5%~7%。常压塔底重油和减压塔底渣油中含有较多的胶质、沥青质,在催化裂化时易生成焦炭,同时含有Fe、Ni等重金属,易使催化剂污染,降低其活性。若作裂化原料,必须解决重金属污染及焦炭生成较多的问题。

催化裂化时,原料油是在500℃左右及0.2~0.4MPa进行。在催化裂化条件下,烃类进行的反应不只是裂化一种反应,不但有大分子裂化成为小分子,而且也有小分子缩合成大分子的反应(甚至缩合成焦炭)。与此同时,还进行异构化、芳烃化、氢转移等反应。在这些反应中,裂化反应是最主要的反应。

(二)催化裂化的工业型式

催化裂化是原料油在催化剂的作用下进行的,一方面通过裂解等反应生成较小分子的产物——气体、汽油、柴油等;另一方面缩合成焦炭。这些焦炭沉积在催化剂表面使催化剂活性降低,因此必须烧去催化剂表面上积累的焦炭(积炭)来恢复催化剂的活性,这个用空气烧焦的过程称为催化剂的再生。一个催化裂化装置中,催化剂不断地进行反应和再生是催化裂化工艺的一个特点。

裂化反应是吸热反应,再生反应是放热反应。为了维持一定温度条件,必须解决周期性地进行反应和再生、供热和取热的问题,即在反应时向装置供热,再生时从装置内取走热量。解决反应和再生这一对矛盾的基本方式不同,工业催化裂化装置分为固定床、流化床、移动床和提升管四种型式,见图8-4。

图8-4 催化裂化的工业型式

1.固定床

固定床催化裂化装置是最早使用的催化裂化装置。预热后的原料进入反应器内反应,通常只经过几分钟到十几分钟,催化剂的活性就因表面积炭而下降。这时,停止进料,用水蒸气吹扫后,通入空气进行再生。因此,反应和再生是轮流间歇地在同一个反应器内进行。为了使生产连续化,可以将几个反应器组成一组,轮流地进行反应和再生。固定床催化裂化的设备结构复杂,消耗钢材多,生产连续性较差,因此,在工业生产中早已淘汰。

2.移动床

移动床与固定床不同,移动床的裂化反应和再生反应分别在反应器和再生器中进行。反应器靠催化剂循环供给热量,不设加热器;再生器内催化剂循环带走一部分热量,但再生反应器热量大,仍需要安装一些合金钢管,通过高压水来产生高压蒸汽,取走过剩热量。移动床由于设备结构复杂、钢材消耗多的问题,目前已淘汰。

3.流化床

流化床催化裂化与移动床类似,反应和再生分别在反应器和再生器进行,不同的是催化剂做成20~100μm的微球,使催化剂与油气或空气形成与沸腾的液体相似的流化状态。这种流化状态,使两器内温度分布均匀,催化剂循环量大,可携带的热量多,不必设置供热或取热设施,因此设备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原料油气与催化剂充分接触,加速反应的进行,提高了设备的处理能力,适合于连续性生产。

4.提升管

20世纪60年代出现了一种分子筛催化剂,它的催化活性高,裂化反应在很短的时间内(几秒钟)反应完毕,必须迅速将反应物与催化剂分离,否则会引起二次反应,生成较多的气体和焦炭,降低轻质油收率,因此,流化床反应器不能充分发挥分子筛催化剂的长处,促使了流化床的改进,发展了提升管反应器。

提升管反应器是一根直立圆管(即提升管),原料油与催化剂从底部进入提升管反应器,以高速同时向上流动,经过几秒钟的反应后,由顶部离开反应器,然后反应产物与催化剂分离。提升管法大大减少了二次反应,提高了轻质油的收率。

(三)催化裂化工艺流程

图8-5是高低并列式提升管催化裂化装置的工艺流程。它由三部分组成:反应—再生系统、分馏系统和吸收—稳定系统。

1.反应—再生系统

新鲜原料油经换热后与回炼油进行混合,经加热炉加热到200~400℃后至提升管反应器下部的喷嘴。原料油用蒸汽雾化并喷入提升管内,与来自再生器的高温催化剂(约600~750℃)接触,油雾迅速汽化并进行反应,反应产物携带着催化剂上升,在反应器内呈流化状态。油气在反应器内停留时间很短(1~4s),减少了二次反应。反应产物油气夹带的催化剂经沉降器后,由于沉降器直径增大,使油气流速下降,其夹带的催化剂散落下来,油气再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催化剂,离开反应器去分馏塔。

带有积炭的催化剂(待生催化剂)由沉降器落入汽提段。汽提段内装有几层人字形挡板,在其底部能通入过热水蒸气,将待生催化剂上的油气置换而返回上部,催化剂经汽提后由待生斜管进入再生器。

再生器的主要作用是用空气烧去催化剂上的积炭,即恢复其活性。空气由主风机供给。再生过程也是在流化状态进下行,再生后的催化剂(再生催化剂)经再生斜管送回反应器循环使用。

图8-5 催化裂化工艺流程图

再生产生的烟气经旋风分离器分离出夹带的催化剂后,进入烟气能量回收系统,充分利用烟气的热能和压力能做功。对于一些不完全再生的装置再生烟气中含有5%~10%的CO,有时设有CO锅炉,利用再生烟气来产生水蒸气以回收能量。

催化剂在反应和再生过程中会有损失或减少,需定期向反应器内补充或置换一定量的催化剂。为此,装置内至少应设2个催化剂储罐,供装卸催化剂使用。

2.分馏系统

由反应器来的反应油气进入分馏塔的底部,在分馏塔分馏为几个产品:塔顶为富气(裂解气)及粗汽油,侧线有轻柴油、重柴油和回炼油,塔底产品是油浆。轻柴油与重柴油分别经汽提后,再经换热冷却后出装置。回炼油进入回炼油罐后进入反应器中,再次裂化。塔底的油浆有催化剂粉末(>2g/L),为了减少催化剂损失和提高轻质油收率,将部分油浆送回反应器再次裂化,部分冷却后用于分馏塔下部进行循环,将进入分馏塔过热油气(460℃以上)冷却到饱和状态,以避免催化剂粉末堵塞塔盘和便于分馏。裂化富气及粗汽油送往吸收—稳定系统。

典型的催化裂化分馏塔有4个循环回流取走塔内剩余热量:1个顶循环回流,2个中段循环回流,1个油浆循环回流。后3个回流取热比例大(80%),引起塔的下部负荷大,上部负荷小。因此分馏塔一般缩径。

3.吸收—稳定系统

从分馏塔顶油气分离器分离出的富气中带有汽油组分,而粗汽油中则溶解有气态烃。吸收—稳定系统的作用就是利用吸收和精馏的方法将富气分离为干气(C2以下组分)和液化气(C3、C4)以及将粗汽油中混入的少量气体分出,生产蒸气压合格的稳定汽油。

二、催化重整

催化重整是以汽油馏分(直馏汽油、焦化汽油等)为原料,在催化剂(过去是用铂,20世纪60年代后出现铂铼双金属或其他金属催化剂)作用下,对原料油的分子结构加以重新“调整”的工艺过程。催化重整可以生产高辛烷值的重整汽油,作为优质发动机燃料;还可生产芳烃(苯、甲苯、二甲苯),作为重要的化工原料;同时副产纯度很高的氢气(75%~95%),是炼油厂获得廉价氢气的重要来源。因此,催化重整与催化裂化工艺同样重要。

(一)催化重整的基本原理

在催化重整过程中,原料发生的化学反应主要有以下五种:六元环烷烃的脱氢反应、五元环烷烃的异构脱氢反应、烷烃的环化脱氢反应、异构化反应、加氢裂化反应。重整反应中有大量H2存在,当大分子烃裂解为小分子烯烃时,烯烃加氢变为饱和烃,使产物安定性好。重整也会在催化剂表面生成焦炭,但与催化裂化相比较,重整催化剂促进加氢反应,抑制生焦。一般铂催化剂使用一年再烧焦再生,而铂铼或多金属催化剂可用2~3年再烧焦再生。

(二)催化重整工艺流程

生产的产品不同时,用的工艺流程也不尽相同。当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主要目的时,催化重整工艺流程主要包括原料预处理和重整反应两大部分。而当以生产轻芳烃为主要目的时,则工艺流程中还应设有芳烃分离部分。这部分包括反应产物后加氢以使其中的烯烃饱和、芳烃溶剂抽提、混合芳烃精馏分离等几个单元过程。下面介绍以生产高辛烷值汽油为目的铂铼重整工艺原理流程,见图8-6。

图8-6 催化重整工艺原理流程图

(a):1—预分馏塔;2—预加氢加热炉;3,4—预加氢反应器;5—脱水塔(b):1,2,3,4—加热炉;5,6,7,8—重整反应器;9—高压分离器;10—稳定塔

1.原料预处理部分

原料预处理包括原料的预分馏、预脱砷、预加氢。其目的是得到馏分范围和杂质含量都合乎要求的重整原料。

(1)预分馏:直馏汽油馏分(≤180℃馏分)进入预分馏塔,从塔顶切除原料中低于80℃的馏分(≤C6,因这部分烃类易裂化成非汽油馏分而降低汽油产率),作汽油调和组分或化工原料。塔底得到80~180℃馏分可作重整原料。

(2)预加氢:预加氢的目的是除去原料中的砷、铅、铜、铁、氧、硫、氮等催化剂“毒物”,使其含量降至允许范围内,同时可以使烯烃饱和,减少催化剂上积炭。预加氢反应放出H2S、NH3、H2O等,以及砷、铅等金属化合物,砷、铅等吸附在加氢催化剂(钼酸镍或钼酸钴)上除去。预加氢反应物经冷却后进入高压分离器,分离出富氢气体后,液体油中溶有少量的H2S、NH3、H2O等需除去,因此将液体油送到脱水塔、脱硫器,经处理后,可作为重整反应部分的进料。

有些炼油厂在预加氢单元设置单独的预脱砷反应器,用吸附法或化学氧化法脱砷。

2.重整反应及分馏部分

经预处理的原料油与循环氢混合,经加热炉加热后进入重整反应器。重整反应是吸热反应,反应时温度要下降。为了维持反应器较高的反应温度(480~520℃),工业上重整反应器用了3~4个反应器串联,每个反应器前都设有加热炉,加热至每个反应器所需的温度。

在催化重整反应时,反应器应通入大量氢气进行循环,目的是抑制生焦反应,保护催化剂;同时起到热载体作用,减少反应床层温降,提高反应器内的平均温度;此外,可稀释原料使原料分布更均匀。

由最后一个反应器出来的反应产物经换热、冷却后进入高压分离器,分出气体(含氢85%~95%),经循环氢压缩机升压后大部分作重整反应器的循环氢使用,少部分去预处理部分,分离出的重整生成油进入稳定塔。稳定塔是一个分馏塔,塔顶分出液态烃,塔底为蒸气压满足要求的稳定汽油。

从原油经减压、催化裂化等加工过程得到的轻质燃料中,仍含少量杂质(如含硫、氧、氮等化合物),这些杂质对油品的使用性能有很大影响,会使油品色泽加深、气味加浓,使油品具有腐蚀性,燃烧后放出气体,易于变质等,因此,必须将这些杂质除去。因而可通过燃料产品精制过程将半成品加工成商品,满足产品的规格要求。有时,单靠精制仍满足不了产品的某些性能要求,这时可向燃料中加入油品添加剂(如抗爆剂、抗氧化剂、降凝剂等)来改善燃料的质量。油品的调和无一定的规范,由各炼厂实际情况确定。比如,车用汽油的调和,主要组分用直馏汽油、二次加工所产的汽油,另外加入抗爆剂、抗氧化剂、金属钝化剂等。

汽油是怎么从石油里面提炼的

通过石油提炼出来的

石油经过加工提炼,可以得到的产品大致可分为四大类:

石油燃料

石油燃料是用量最大的油品。按其用途和使用范围可以分为如下五种:

1、点燃式发动机燃料

有航空汽油,车用汽油等。

2、喷气式发动机燃料(喷气燃料)

有航空煤油。

3、压燃式发动机燃料(柴油机燃料)

有高速、中速、低速柴油。

4、液化石油气燃料

即液态烃。

5、锅炉燃料

有炉用燃料油和船舶用燃料油。

由石油分馏或重质馏分裂化制得。原油蒸馏、催化裂化、热裂化、加氢裂化、催化重整等过

加油站

程都产生汽油组分

用量最大的轻质石油产品之一,是引擎的一种重要燃料。

根据制造过程可分为直馏汽油、热裂化汽油、催化裂化汽油、重整汽油、焦化汽油、叠合汽油、加氢裂化汽油、裂解汽油和烷基化汽油、合成汽油等。

根据用途可分为航空汽油、车用汽油、溶剂汽油等三大类。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

广泛用于汽车、摩托车、快艇、直升飞机、农林业用飞机等。溶剂汽油则用于橡胶、油漆、油脂、香料等工业。

汽油还可以溶解油污等水无法溶解的物质。可以起到清洁油污的作用。

汽油作为有机溶液,还可以做为萃取剂使用,目前作为萃取剂最广泛的应用为国内大豆油主流生产技术:浸出油技术。浸出油技术操作方法为将大豆在6号轻汽油中浸泡后再榨取油脂,然后经过一系列加工过后形成大豆食用油。

汽油简介

原油:原油是一种黑褐色的流动或半流动粘稠液,略轻于水,是一个成分十分复杂的混合物;就其化学元素而言,主要是碳元素和氢元素组成的多种碳氢化合物,统称“烃类”。原油中碳元素占83%一87%,氢元素占11%一14%,其它部分则是硫、氮、氧及金属等杂质。虽然原油的基本元素类似,但从地下开的天然原油,在不同产区和不同地层,反映出的原油品种则纷繁众多,其物理性质有很大的差别。原油的分类有多种方法,按组成分类可分为石蜡基原油、环烷基原油和中间基原油三类;按硫含量可分为超低硫原油、低硫原油、含硫原油和高硫原油四类;按比重可分为轻质原油、中质原油、重质原油以及特重质原油四类。

原油数量单位桶,1桶=158.98升=42加仑。美制1加仑=3.785升,英制1加仑=4.546升。

目录 1 拼音 2 英文参考 3 概述 4 国标编号 5 CAS号 6 中文名称 7 英文名称 8 分子式 9 外观与性状 10 分子量 11 闪点 12 熔点 13 沸点 14 溶解性 15 密度 16 稳定性 17 危险标记 18 主要用途 19 健康危害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21 汽油中毒 21.1 毒理作用 21.2 临床表现 21.3 实验室检查 21.4 诊断 21.5 治疗 21.6 预防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24 环境标准 25 泄漏应急处理 26 防护措施 27 急救措施 28 参考资料 1 拼音

qì yóu

2 英文参考

gasoline

petrol

3 概述

汽油、煤油、柴油是石油加工时常压蒸馏的产物,也可以由常压蒸馏得到的重柴油和减压蒸馏的馏分经加氢裂化而得到。

汽油主要是车用汽油,也用作橡胶、油漆等生产用的溶剂。不同规格的车用汽油,根据它的辛烷值,用不同的标号来表示,如66号、70号、74号等。汽油的馏程范围约从75℃到200℃。其中10%的馏出温度是75~80℃,50%的馏出温度是120~140℃,40%的馏出温度是180~195℃。汽油的饱和蒸汽压不大于67kPa,胶质含量每100mL应小于10mg。

辛烷值是表示汽油在汽油机中燃烧时抗震性能的指标,该值的大小跟汽油组分的性质有关。一般芳香烃的抗震性最强,环烷烃和异构烷烃次之,烯烃又次之,正构烷烃最弱。

把汽油样品跟异辛烷和正庚烷配成的混合液,在测试部门指定的汽油机里燃烧后比较,混合液中异辛烷的抗震性好(辛烷值规定为100)、正庚烷的抗震性差(辛烷值规定为0)。样品的抗震性跟混合液的抗震性相等时,该混合液中所含异辛烷的百分数就是该汽油的辛烷值。例如,某种汽油样品的抗震性跟74%异辛烷和26%正庚烷的混合液相等,该汽油的辛烷值是74,也就是通常指的74号汽油。

汽油的辛烷值愈大,它的抗震性能愈好,该汽油的质量愈高。在汽油中加入少量的抗震剂(如四乙基铅,也叫四乙铅),可以提高汽油的辛烷值,但同时却带来铅对环境的污染。

4 国标编号

31001

5 CAS号

8006619

6 中文名称

汽油

7 英文名称

gasoline;petrol

8 分子式

C5H12C12H26(脂肪烃和环烃)

9 外观与性状

无色或淡**易挥发液体,具有特殊臭味

10 分子量

72170

11 闪点

50℃

12 熔点

<60℃

13 沸点

40~200℃

14 溶解性

不溶于水,易溶于苯、二硫化碳、醇、脂肪

15 密度

相对密度(水1)0.70~0.79;相对密度(空气1)3.5

16 稳定性

稳定

17 危险标记

7(易燃液体)

18 主要用途

主要用作汽油机的燃料,用于橡胶、制鞋、印刷、制革、颜料等行业,也可用作机械零件的去污剂

19 健康危害

侵入途径:吸入、食入、经皮吸收。

健康危害:急性中毒:对中枢神经系统有作用。轻度中毒症状有头晕、头痛、恶心、呕吐、步态不稳、共济失调。高浓度吸入出现中毒性脑病。极高浓度吸入引起意识突然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可伴有中毒性周围神经病及化学性肺炎。部分患者出现中毒性。液体吸入呼吸道可引起吸入性肺炎。溅入眼内可致角膜溃疡、穿孔,甚至失明。皮肤接触致急性接触性皮炎,甚至灼伤。吞咽引起急性胃肠炎,重者出现类似急性吸入中毒症状,并可引起肝、肾损害。

慢性中毒:神经衰弱综合征、植物神经功能症状类似精神分裂症。皮肤损害。

20 毒理学资料及环境行为

毒性:属低毒类。

急性毒性:LD5067000mg/kg(小鼠经口);LC50103000mg/m3,2小时(小鼠吸入)

*** 性:人经眼:140ppm(8小时),轻度 *** 。

亚急性和慢性毒性:大鼠吸入3g/m3,1224小时/天,78天(120号溶剂汽油),未见中毒症状。大鼠吸入2500mg/m3,130号催化裂解汽油,4小时/天,6天/周,8周,体力活动能力降低,神经系统发生机能性改变。

危险特性:极易燃烧。其蒸气与空气可形成爆炸性混合物。遇明火、高热极易燃烧爆炸。与氧化剂能发生强烈反应。其蒸气比空气重,能在较低处扩散到相当远的地方,遇明火会引著回燃。

燃烧(分解)产物:一氧化碳、二氧化碳。

21 汽油中毒

汽油为性质不一的碳氢化合物的混合物,主要成分为C4~C12肪烃和环烃类,含少量芳香烃和硫化物。是广泛使用的燃料和溶剂,为无色或淡**液体,具有特殊气味、易燃、易挥发。常在生产、运输、贮存、使用过程吸入汽油蒸气而中毒,也有误服中毒者。汽油毒性取决于其化学成分和物理性质,含不饱和烃、芳香烃及硫化物多,其毒性较大;挥发性大,危害性也大。吸入汽油浓度为1.851~2.165mg/m3,或口服汽油20~30ml或7.5g/kg可致死。[1]

21.1 毒理作用

汽油主要经呼吸道和消化道吸收,经皮肤吸收较少。汽油中含有的芳香族烃、不饱和烃类、硫化物均有毒性,此外汽油中添加的防震剂四乙基铅则具有强烈毒性。四乙基铅是一种带水果香味、具有剧毒的物质,可以通过皮肤进入人体而中毒。少量的四乙基铅进入人体即能引起急性中毒,发生腹部绞痛,并伴有恶心、呕吐、拒食和极度衰弱无力;中毒较深时,可发生神经系统损害。汽油被机体吸收后因其溶解脂质的特性,引起神经细胞内类脂质失调,损害中枢神经系统,产生作用,并导致脑水肿。汽油也对皮肤黏膜有 *** 作用,主要是由于溶剂的去脂作用。高浓度时可致呼吸肌麻痹。此外汽油中的芳香烃对造血系统有抑制作用,其程度视其芳香烃含量而定。[1]

21.2 临床表现

[2]

1.急性吸入中毒

吸入较高浓度的汽油蒸气后,可引起结膜充血、流泪、流涕、咳嗽等黏膜 *** 症状,并出现头晕、头痛、心悸、恶心、呕吐、四肢无力、嗜睡、视力模糊、复视、易激动、醉酒步态、眼睑、舌、手指细微震颤、共济失调等。严重者有谵妄、昏迷、强直性抽搐等。部分患者可有惊恐不安、欣快、多语、幻觉、哭笑无常等精神症状,或出现呼吸浅表、不规则,血压下降,视 *** 水肿,病理反射等急性颅内压增高表现,也可出现中枢性高热。少数患者可发生化学性肺炎。个别病例可留有多发性周围神经炎病变。吸入极高浓度可迅速引起意识丧失反射性呼吸停止。

2.急性经口中毒

出现口腔、咽及胸骨后烧灼感,恶心,呕吐,腹痛,腹泻,呕吐物或大便带血。肝脏肿大、压痛、排尿疼痛,严重者可出现昏迷、发绀、呼吸浅表、脉搏细数等,并可继发支气管炎,肺炎及肝肾损害。

3.吸入性肺炎

吸入后立即发生剧烈咳嗽,继而胸闷、咳血痰、呼吸急促、发绀、胸痛、发热及肺部哕音等肺炎表现,并出现上述吸人中毒症状。因吸入量不同,可致支气管炎、肺炎,甚至肺水肿及渗出性胸膜炎。肺炎以右下叶多见。

4.皮肤接触

可产生皮炎,出现局部红斑、水疱等,浸入汽油时间较长可致灼伤。

5.慢性中毒

主要表现为功能性神经紊乱及多发性周围神经炎。部分患者有癔症样症状,称为“汽油性癔症”。个别可引起内分泌改变、 *** 减退、妇女月经紊乱及促进妊娠中毒症发生。皮肤接触可致局部干燥皲裂、角化,个别可引起急性皮炎、毛囊炎及。

21.3 实验室检查

[3]

1.呕吐物中可分析出毒物。

2.肺部X线平片可见片状或致密团块阴影。

3.血中白细胞总数及中性粒细胞可增加,血沉加快。

21.4 诊断

汽油中毒的诊断要点为[3]?:

1.急性中毒

(1)明确的汽油接触史:误服或短时间吸入高浓度汽油蒸气。

(2)临床表现:误服或吸入后出现中枢神经或周围神经受损,或消化系统以及皮肤黏膜的典型症状。

(3)实验室检查及其他检查。

2.慢性中毒

长期吸入汽油蒸气以及皮肤接触汽油的职业史,结合现场卫生学调查和空气中汽油浓度的测定,并排除其他病因引起的类似疾病后,方可诊断。

(1)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可诊断为轻度中毒:

1)四肢远端麻木,出现手套、袜套样分布的痛、触觉减退,伴有跟腱反射减弱。

2)神经一肌电图显示有神经源性损害。

(2)除上述表现外,具有以下条件之一者:

1)四肢肌力减弱至3级或以下,常有跟腱反射消失。

2)四肢远端肌肉(大、小鱼际肌,骨间肌)萎缩。

(3)具备下列条件之一者,诊断为重度中毒:

1)中毒性脑病,常见表现为表情淡漠,反应迟钝,记忆力、计算力丧失等。

2)中毒性,类精神分裂症。

3)中毒性周围神经病所致肢体瘫痪。

21.5 治疗

汽油中毒的治疗要点为[4]?:

1.急性吸人中毒:迅速脱离中毒现场,呼吸新鲜空气或吸氧。10%葡萄糖溶液加入大量维生素c静脉滴注,有助于毒物排泄。必要时可行纤维支气管镜支气管肺泡灌洗,清除肺内汽油。

2.误服者可饮用牛奶或植物油洗胃,并灌服液体石蜡200ml,50%硫酸钠50ml导泻,但不可催吐。

3.结膜 *** 者可用2%碳酸氢钠溶液洗眼,局部使用硼酸眼膏等。皮肤污染时可用肥皂水和清水冲洗,如发生皮炎和灼伤,可按接触性皮炎和化学灼伤治疗原则处理。

4.给予对症治疗:呼吸心搏骤停者,立即实施心肺复苏术,忌用肾上腺素,以免诱发心室纤颤。适量应用抗生素以预防肺部感染。适当使用糖皮质激素,如5~10mg,3/d。出现精神症状者给予镇静药,如安定5~10mg肌肉注射或0.1~0.2肌肉注射。昏迷者尽快应用高压氧治疗,有利于神经细胞的保护,防止呼吸麻痹和中毒性脑病,也有利于毒物的排出。方法:一般用253.3~304kPa(2.5~3atm)面罩间歇吸氧。吸氧20min、吸空气20min,交替4~6次,1~2/d。10d为1疗程,也可根据病情决定治疗方法。

5.量子血治疗:量子血治疗可直接改善组织缺氧,提高血氧分压和氧化血红蛋白饱和度。量子血还可提高白细胞的吞噬活动,提高机体的抵抗力,并可使血小板和血红细胞的聚集性降低,有利于改善微循环。方法:取患者自身静脉血2~5ml/kg,用紫外线照射10个生物剂量,同时充氧,10~15min血液呈鲜红色后,立即从静脉输入体内。亦可用供血者的新鲜血。

6.可用乙烯乙胺四乙酸二钠钙,增加尿铅排出,剂量每次静脉注射2g,隔日1次,共注射5次;或每日静脉注射1g,共注射10次。静脉注射的具体方法是:缓慢地直接注射,或稀释至250ml后作静脉滴注。普鲁卡因肾囊封闭对治疗腹绞痛也有较好的效果。

21.6 预防

[5]

1.汽油工作场所应安装通风装置。

2.严守操作规程,做好防护。

3.加强安全宣传教育,严禁司机用口吹、吸汽油。

22 现场应急监测方法

水质检测管法

检气管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气体速测管(北京劳保所产品)

23 实验室监测方法

气相色谱法《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测定方法》(第二版),杭士平编

比色法《化工企业空气中有害物质测定方法》,化学工业出版社

24 环境标准 中国(TJ3679) 车间空气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350mg/m3[溶剂汽油] 中国(待颁布) 饮用水源中有害物质的最高容许浓度 0.3mg/L 前苏联(15) 污水中有机物最大允许浓度 3mg/L 25 泄漏应急处理

迅速撤离泄漏污染区人员至安全区,并进行隔离,严格限制出入。切断火源。建议应急处理人员戴自给正压式呼吸器,穿消防防护服。尽可能切断泄漏源。防止进入下水道、排洪沟等限制性空间。小量泄漏:用砂土、蛭石或其它惰性材料吸收。或在保证安全的情况下,就地焚烧。大量泄漏:构筑围堤或挖坑收容;用泡沫覆盖,降低蒸气灾害。用防爆泵转移至槽车或专用收集器内,回收或运至废物处理场所处置。

26 防护措施

呼吸系统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佩戴自吸过滤式防毒面具(半面罩)。

眼睛防护:一般不需要特殊防护,高浓度接触时可戴化学安全防护眼镜。

身体防护:穿防静电工作服。

手防护:戴防苯耐油手套。

其它:工作现场严禁吸烟。避免长期反复接触。

27 急救措施

皮肤接触:立即脱去被污染的衣着,用肥皂水和清水彻底冲洗皮肤。就医。

眼睛接触:立即提起眼睑,用大量流动清水或生理盐水彻底冲洗至少15分钟。就医。

吸入:迅速脱离现场至空气新鲜处。保持呼吸道通畅。如呼吸困难,给输氧。如呼吸停止,立即进行人工呼吸。就医。

食入:给饮牛奶或用植物油洗胃和 *** 。就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