油价调整的利弊分析有哪些方面_油价调整和什么有关
1.中国发改委:粮食价格上涨有利有弊
2.中石油的原油主要依赖进口吗?如何看待国际油价变化对中石油的经营产生的利弊?
3.油改气对汽车影响大吗?有什么利弊?
4.:2008年前油价最高达149美元,2008年8月以后跌至49美元,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一下
5.物价大涨大跌有什么坏处
燃油税一个大家十分关注的话题,为什么燃油税现在还没有实现呢?下面小编将调查及询问的具体情况与网友一起分享。燃油税之所以迟迟未出台,并不是时机不成熟,而是众多的问题没有明确,首先是其定义非常模糊,方案实施以后它将代替养路费和其他车辆购置税等。但是,养路费一般作为地方建设道路的专用基金,而车辆购置税是用来建设高速公路,如出台燃油税后将前者合二为一,这个机制是好的,谁多开谁就对养路费多买单,私家车是利大于弊,但相对出租车来讲,其成本的提高,必然导致打车费用的节节上涨,这必然是社会的一大问题。 燃油税改革涉及到很多方面的利益,如燃油税收多少合适,开征对象包括那些,开征的标准如何,什么时候开始征收等一系列问题所在,下面将其利弊因素列举说明: 利: 1.公平,多用路者多交钱,少用路者少交钱; 2.借助车主省钱的主观动机而达到节油的客观效果; 3.引导车主尽量少出车,较少交通堵塞; 4.保护公路,延长路面的使用寿命; 5.减少了车主每年排队交费用的麻烦。 弊: 1.当前油价过高,如果燃油税推出必然导致油价进一步提升,必然加重用油者的经济和心里负担,导致用油者难以接受; 2.开征燃油税后必然停止养路费用的征收,其现有征收养路费用的人员必将从新安置就业岗位,难度较大; 3.开征燃油税针对的目标群体更为明显了,有利于用车少的消费群体,但例如对城市出租汽车行业必然导致负担上升,最终打车的费用必然上升; 4.燃油税在我国来说还属于一个新事物,还不能马上被多数人认可取得共识; 燃油税的出台是一个既要满足国家政策又要满足大部分用车人利益的一件大事,但随着车辆保有量的不断增加,燃油税的出台势在必行,希望消费群体能理性的看待此问题,燃油税随时可能走近我们的生活。
麻烦纳,谢谢!
中国发改委:粮食价格上涨有利有弊
95汽油价格上涨,我认为会刺激我买新能源车。
我国 2020 年正式提出 2030 年前碳达峰、2060 年前碳中和的战略目标,2021 年工作报告和“十四五”规划中均提起要制定 2030 年前碳达峰行动方案,锚定努力争取 2060 年前实现碳中和。
95汽油价格的上涨是在刺激我们买新能源车。
当然新能源车和燃油车都有其利弊。
新能源车
优势:
从政策上来说,目前我国大力提倡发展新能源,不仅在购车方面有国家和地方双补贴、免缴购置税等利好政策,而且在出行上部分城市也实施了新能源汽车免受限号的政策。可以说买新能源车不仅花钱少,而且出行更舒畅。
从环保方面来说,新能源汽车改变了汽车对于化石燃料的依赖,有机会缓解石油危机,同时也将改变社会的能源结构。也即是,当火电占比减小,风电、水电、核电以及太阳能发电等普及和推广开来后,新能源汽车有机会做到真正环保。
在用车成本方面,新能源以纯电动汽车为例,普通的 40 kWh 电池能够续航 300 公里,以充电桩 2 元/度的计价方式来算,每公里电费不到 3 毛,当然如果选择家用充电或者更便宜的充电桩,这一价格会更少;而传统燃油车方面,以百公里油耗为 7 升计算,每公里油费需要 5 毛左右,这方面新能源汽车更具优势。
从驾驶方面来看,包含纯电动在内的新能源汽车在动力性能上表现良好,百公里加速普遍优于燃油车,同时用电模式下汽车静谧性、舒适性也更优。
( 摘自:太平洋汽车网 )
弊端:
第一:续航问题,新能源车的续航低是不可避免的问题,也在意料之中,并且随着使用时间的推移,新能源汽车续航会越来越低,而这其中一切的问题来源都归结于汽车电池。电池性能受温度影响极大,冬天新能源汽车续航明显降低。目前市场上所有的汽车动力电池,不管是三元锂电池还是磷酸铁锂电池,其都是属于锂电池这一大的家族。对于锂电池来说,低温都会影响电池正负极材料的活性、电池的内阻,以及电池的充放电电压。简单来说的话,温度越低,电池容量就越低,汽车续航就越短。
第二:电池更换问题。普通电动自行车更换一次电池要几百块,况且大部分还是铅酸电池;而使用锂离子电池的纯电动汽车,可能更换一次电池则需要几万块。高昂的费用会让我们望而却步。
第三,维修费用极高。现在很多新能源汽车在发生故障之后,维修费用都出奇的高,因为新能源汽车和燃油车不一样,涉及到高压电力部分,这无形之中加大了维修难度,很多专业汽修店都不敢直接维修新能源汽车,以免发生意外。如果维修过程中一旦发生短路,出现电池自燃的概率极大。
第四,不可避免的环境污染问题。新能源汽车的废旧电池处理不好可能会污染土地,水源。
( 摘自:飞车新视界 )
燃油车与新能源车相比会在用车的费用成本,时间成本上有一些降低。
然而中国虽然还未明确出台《燃油车禁售时间规划表》,但可以确定禁售燃油车已经是板上钉钉的事情。
中石油的原油主要依赖进口吗?如何看待国际油价变化对中石油的经营产生的利弊?
中国国家发改委有关负责人今天就当前中国居民消费价格形势,在此间回答媒体提问。该负责人认为,今年以来市场物价上涨,是中国经济步入新一轮增长周期的反映,也是粮食供求关系发生变化,以及部分行业和地区投资增长速度过快,国际市场价格上扬共同作用的结果。
有关统计数据显示,今年一至八月份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累计上涨百分之四。同二000年至二00三年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分别上涨百分之零点四、零点七、负零点八和一点二不可同日而语。对此,该负责人称,从总体上看,今年的物价上涨尚属于恢复性上涨;结构性特点突出;以及去年涨价对今年的滞后影响所占比重较大。
从构成居民消费价格的八个大类分析,价格水平上涨的和下降平分秋色。一至八月份,食品、居住、烟酒及用品、教育文化用品及服务四类上涨,尤以食品上涨超过一成最为显眼;交通和通信、家庭设备用品及服务、衣着、医疗保健及个人用品则呈小幅下降。
该负责人认为,价格总水平上涨的主因有四:
一是随着中国经济逐渐进入新一轮增长周期,市场物价也逐步开始恢复性回升。连续多年实施积极的财政政策和稳健的货币政策,促使近年来中国经济持续快速增长。伴随着经济的持续快速增长,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在持续下降十四个月后,从二00三年一月开始回升。
二是居民消费价格总水平上涨,主要是受粮食价格恢复性上涨并带动肉禽蛋等主要副食品价格上涨的影响。据测算,今年前八个月,粮食零售价格比去年同期上涨百分之二十八,影响整个价格总水平上涨三点五个百分点,影响程度达到百分之八十七点五。
三是固定资产投资规模过大,拉动生产资料价格大幅度上涨,并传导到居住类价格上来。
四是国际市场价格上涨也对中国市场物价上涨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去年十月以来,国际市场食用油价和石油价格飙升,影响甚巨。
对于粮食价格上涨的利弊,该负责人认为,粮食价格上涨有利有弊,利大于弊。利的方面是可以大幅度增加农民收入,调动农民种粮积极性;弊的方面是对城市低收入群体生活带来了一定的影响。
该负责人表示,今年以来,为防止价格总水平过快上涨,中国已取一系列宏观调控和价格监管调控措施,促使当前价格走势呈现稳中趋降态势,预计今年第四季度的价格涨幅会继续下降。通货膨胀(Inflation)是指一个经济体中的大多数商品和劳务的价格在一段时间内普遍上涨。按照货币主义观点,通货膨胀就是因为货币供给量超过了货币需求量,从而导致更多的货币追逐较少的商品而导致的物价水平之普遍上涨。
2008年11月前,我国实施的是适度从紧的货币政策,在此前的10年间,全国发放了20万亿元的。国际金融危机后,2008年11月—2010年末,两年多的时间,投放了18万亿元,几乎与前10年相当。“天量”的信贷增长必然导致通胀。主要经济发展过快,通货膨胀造成的.
!物价上涨以后对百姓的生活有很大影响,但对金融的影响还不会"象年"那样.
但它有以下几层:
1.能源方面,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可能带新能源危机.也就是人们可能放弃"煤气",选择别的能源,如油\天然气\煤碳等等
2.环境方面,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可能会环境带来不可估量的后果.人们可以过度的砍伐树木来代替"煤气",我在前年去调研时,就发现一些住在山区的百姓冬天取暖买不起煤,就进山里砍伐树木,和山区的植被.
3.市场方面,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市场将进入无序的竞争状态,大的财团进入垄断势力
4.社会方面,如果不加以控制的话,抢劫\偷盗等现象,将成为新的社会治安问题,尤其是对"煤气的略夺.
其实还有诸多方面,如金融,餐饮等等,但有一点可以肯定,也就是国家的”GDP”增长,是靠物价上涨来实现的.其实老百姓的生活并没有多大提高.一,价格机制成长和价格体系完善过程中的价格上涨运动
二。经济高速增长中,一些增长因素不协调引起的价格上涨运动
三 市场主体的不规范价格行为引起的价格上升。
现在的物价上涨源于第二和第三种因素
全球经济在复苏,美国一些列货币宽松政策导致美元狂跌,全球商品上涨,输入性通胀预期加剧1
油改气对汽车影响大吗?有什么利弊?
中国原油50%左右依赖进口,但并不是中石油的原油依赖进口!
中石油所需原油完全是自己在国内和国外开,中石油2007年原油产量是13762.4万吨,而原油加工量只是13088.4万吨,根本无需进口!
至于近期的全球金融风暴导致的全球原油需求锐减,致使国际原油价格暴跌,我觉得这对中石油的经营会有很大的压力,道理很简单,中石油所需原油完全自产,国际油价暴跌并没有降低它的生产成本,相反由于油价降低使成品油及石化产品价格下降是必然趋势,这样在成本没有降低而生产的产品价格下降的情况下,企业利润下降就是必然的了!
:2008年前油价最高达149美元,2008年8月以后跌至49美元,用经济学原理解释一下
油改气是一种动力转换,同时也涉及到排放和环保问题。私改是不可能的。属于非法改装,需要正规的油改气机构进行改装。这些机构必须要有相关部门的转换许可证,要报,否则不能上路。如果当地政策不允许油改气,就不要强制。油改气有一定的市场需求,主要是油价贵,气耗便宜。如果反过来,没人会折腾这个。请注意:荣基点火器油价比较高的时候,油改气可以节省50%左右的油钱。比如一公里用的油0.5元,换个油只要0.2-0.3元,就算一公里只省了20美分,如果你一天跑400公里,对于上班族来说,一天跑60公里,也能省12块钱。可能对于有钱人来说,这钱还不够吃一顿饭,但是对于普通人来说,这钱还是攒了好几年的,还是挺多的。可以让自己每天多吃水果,多吃香椿,多给孩子喝几瓶牛奶。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它与二氧化碳和水一起完全燃烧。相对来说比较环保。这虽然和车主没有直接关系,但是对社会贡献很大,可以相当于垃圾分类的效果。从危险性来说,虽然很多人笑说装个煤气罐相当于在路上带个“”,但其实天然气比空气干净。一旦发生事故,如泄漏,它可以迅速扩散到空气中消失。相比之下,汽油的扩散相对较慢,理论上的风险比油箱小。天然气技术不成熟的汽车的发动机要么是为燃烧柴油设计的,要么是为燃烧汽油设计的。市场上很少有设计用于燃烧天然气的发动机。主要原因是天然气的点火比汽油难。它需要650度的高温才能点燃,燃烧速度比汽油慢四分之一,直接造成热量损失严重,发动机温度更高,对材料的要求也更高。天然气是一种气体,和空气一起进入气缸,体积比比较大。导致单位体积进入的空气相对较少,整体能量密度不高,燃烧效果不如汽油理想,输出动力也不如汽油。此外,汽油产业链已经非常成熟,重新建立一个加气站需要花费大量资金,而相应的天然气发动机相对于烧汽油和烧柴油的发动机并没有真正带来产业效益。所以市场上专门烧天然气的车很少,前期也有生产双燃料的,现在也不再推出新产品。油改气确实对发动机有一定影响,也有一些弊端。由于市面上的车都是设计烧柴油和汽油的,柴油是压燃式的,改装后需要一些点火装置。汽油机虽然也有点火,但是需要改变点火能量和点火角度,同时需要调整空燃比才能达到最佳效果。修改起来比较麻烦,需要一定的成本。因为是气体,容量密度低,所以需要大的气罐,本身就增加了车重,也会带来一定的能量损失。但是车的空间有限,油箱的供气不能保证很长的距离,一般只有两三百公里。这有点类似于电动车,给生活和工作带来不便。不是每个地方都有加油站,市区好一点。毕竟很多公交车也用天然气,但是到了外面就很难加油了。在很多人眼里,排队加气是一种购买的痛苦。上面也分析过,烧天然气会导致发动机温度过高,给发动机带来一定的伤害,动力会比烧汽油弱很多。常见的问题是抖动,容易熄火,保养也是很头疼的问题,缩短了车的使用寿命。我们还讲改装的运气。如果改装机构不专业,技术水平低或者责任心差,我们就不能排除改装后漏气的危险,火花塞烧蚀也容易发生。所以,如果把私家车全部换成燃气,虽然账面上能省下一些钱,但综合考虑汽车的保养费用,并不明显。只有一些低端出租车,比如改装后通过运营快速赚到的,换个气或许能给自己带来一点好处。其他的确实不用,这也是这几年越来越少换气的根本原因。
物价大涨大跌有什么坏处
一
经济学里面讲价格围绕价值波动 石油价格作为各国经济命脉 被普遍看作经济风向标 其最主要的导向因素 还是供求 只要仍然有买方接受当前价格 价格就不算高 这也就是我们讲的供求原理
简单的分析 应有以下几点
1从需求面看,国际经济增长 特别是美国经济增长对石油的需求极大 发达国家和中国大多建立起自己的战略石油储备 面临填补库存的问题
而当前经济形势下滑 各国工业生产趋于减缓 这对石油需求影响较大
2从供给面看,OPEC国家由于国内财政状况不容乐观 石油仍然是一种弹性相对较小的初级产品 加大产量不但不能增加收入 反而可能减少收入 国际收支更加恶化 为了维护自身利益 OPEC国家达成一致协议 甚至挪威、俄罗斯和墨西哥也愿意通过减产来推动价格上涨
因此产量维持在相对稳定水平
3中东局势 之前的中东局势由于伊朗与美国的摩擦而处于动荡
相比现在的则比较友善 不断抛出对话希望
4美元强弱 石油是由美元进行标价的 因此当美元走强时 石油价格必定下降 美元的汇率直接与美国经济有关 因此 美国经济的衰退与复苏 将对石油价格产生复杂的影响
二
当前经济危机是全球性的 因此各经济体都应该拿出相应的措施来抵御经济衰退给世界经济带来的影响
1美国的减税政策
在经济衰退、个人与企业开支极度减少的情况下,需有直接的干预去刺激经济。从美国的历史经验来看,减少个人与企业税负是更好的刺激经济方式 低税负不仅刺激消费,而且鼓励人们去创业以及创造财富
这是世界摆脱经济危机的最根本方式
与此同时 美国经济所面临的三大难题是个人储蓄率为负、企业和家庭债台高筑、巨额的经常项目赤字。初看起来,巨额的减税对于刺激美国低迷的储蓄,激励人们工作,从而对刺激美国经济增长具有积极的作用。然而,其真正的前景并不乐观。如果减税造成经济环境的恶化,不仅无法刺激经济,相反会引起经济的后退
2
日本的消费卷
毋庸置疑 与其希望 外国人帮忙摆脱经济危机 不如依靠自己 因此 大力发掘本国的购买力就成为各国的首要发展方向 但是居民消费需要的是刺激 因此 发放消费券是可行的
但是也要考虑到 居民的消费是建立在 失业率较低 制度完善的前提下的 如果单单鼓励消费而没有完善 相应的制度 则有可能起到相反地效果
3
中国的4万亿经济刺激
中国经济的平稳快速发展需要国家的 政策导向支持 国家的基础设施建设需要大量的资金支持 国有企业也需要国家的政策指引使他们度过暂时的难关 的投资是必要的 且应主要在公共设施、基础设施上,这既能保证增长的后劲,又能增加就业。投资所拉动的内需不是最终需求,而是中间需求。譬如,钢材、水泥等,都是中间需求。而最终需求包括出口和居民消费,中间需求中有一部分转化为最终需求。那就是投资建设中雇佣的劳动力,他们取得劳动报酬后把一部分拿去消费,从而产生最终需求。
而中国面临的问题有两点 1 高额的美元外汇储备容易被美国的印钞机转嫁通货膨胀风险
4万亿的投资 也将加剧国内的通货膨胀
2国家投资必须经过严格的审查 避免 重复性建设 盲目建设 4万亿元的投向必须都是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的重点领域和薄弱环节,要加强监督检查,防止盲目投资和低水平重复建设,防止资金投向“高污染、高耗能、型”项目,即“两高一资”项目
希望能有帮助
物价有涨有跌,就像潮起潮落一样,本很正常,无须大惊小怪。不过,放到当前的特定情形下考察,则不可掉以轻心。
尽管股市大热,转移了部分公众对涨价的视线,可对拎着菜篮子的当家人来说,篮子里面东西的涨价,远比股价更心惊胆战。粮价已涨了,食油价涨了,肉禽蛋价还在涨。而此前水电煤
气早已涨了一轮,“上去了就下不来”。
当然也有降价的。哪些东西降了呢?小轿车在降价,电脑、手机在降价,平板电视在降价。据说电信资费也在降,药价也在降,而且降了二十多次。
如此看来,当前的涨价套用专家常用的术语,叫做“结构性涨价”。具体的“结构”如何呢?据我的观察,消费需求弹性越小的涨的越多,弹性越大跌的越多;性、基础性产品涨的多,电子类、科技类产品降的多;米袋子、菜篮子涨的多,高档消费产品降的多。
这样的特点,与多数产品供给过剩相吻合,不同于上世纪八九十年代普涨的通胀。
但分析不能至此为止。我们还要看看,面对涨价,哪些人的承受力强些、哪些人承受力弱些?在涨跌之中,谁的利益受损最大,谁的损失小些,谁不仅没有损失反而得益呢?
在社会分层日益明显的今天,富人群体与穷人群体的存在是客观事实,而他们对消费品涨价的承受力差别很大。为应对“开门七件事”,每月多开销几百元,对富人来说,压力不明显;对只有千把元收入的家庭来说,压力之大可想而知;对部分所谓的“中产”来说,其实也不轻松。
这就是为什么面对相同指数,不同的人感觉截然不同的原因。统计部门说,一季度居民消费价格指数(CPI)上涨2.7%,但大多数人感觉涨价绝非两三个百分点那么“温柔”。他们看问题直观,猪肉从8元涨到10元,涨幅就是实实在在的25%。央行3月底进行的调查表明,近九成居民认为当前物价“过高或偏高”,这个判断也许更可信。
更值得注意的是,富人们既消费了粮油肉,也购买享受型、科技类高端产品,在承受涨价负担的同时,也获得降价的好处,两者相抵,得益大大高于支出。比如他买了车,原价20万元现在只需18万元,这2万元的“额外”收益,可弥补多少个月家用的“额外”支出啊!相反,穷人们维持生计原已困难,应付一日三餐之后,无力购买其他,甚至需动用积蓄来度日,使原本买电脑的泡汤,于是,只承受涨价的痛苦,却得不到降价的好处。这就是当前物价涨跌的马太效应:多的愈多,少的愈少;富有的变得更富有,没有的更加一无所有。
价格的马太效应,是“看不见的手”铸成的,在一涨一跌之间,财富悄悄地不公平转移了。我们不能抱怨它的无情——它本来就无情;但不应袖手旁观,另一只手——“看得见的手”该出手时须出手。
温总理曾说过要研究“穷人的经济学”,我想,穷人价格学应成为其中重要的篇章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资源内容,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均为采集网络资源。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可联系本站删除。